-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晚春 理解诗意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 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竹林里僻静幽深,没人知晓我在做什么, 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我。 赏析与探究 1、景怎样?人怎样?(引诗中意象回答) 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2、谁独坐?谁来相照?是人伴月,还是月伴人? 3、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反衬。 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独坐”、“弹琴”、“长啸”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艺术特色 动静结合 视听兼有 情景交融 诗中有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拓展与延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坐敬山亭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理解诗意 不知从哪儿传来悠扬的笛声, 它随着春风飞入整个洛阳城。 倾听才知是一曲《折杨柳》, 谁能不勾起思念故乡之情呢! 1、洛城就是现在的洛阳,在唐代称为东都。一个春天的夜晚,诗人客居在这里。夜深人静,喧嚣的都市归于沉寂。忽然间,不知何处传来凄清婉转的笛声,在春风中氤氲开来,弥漫了整个洛城。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古人离别常 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2、诗人被它唤起家园故人之思,又能推己及人,感慨天下在外漂泊的游子 : 。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赏析与探究 体味感情 《折杨柳》:古乐曲。古人别离,折杨柳 相赠,以寄托伤离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 感 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感情的思想感情。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拓展与延伸 逢 入 京 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赏析与探究 路漫漫 泪不干 无纸笔 报平安 涉边塞,思故乡 捎口信,话平安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既有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表达了诗人远 涉边塞思乡怀亲之 情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