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技术何满潮、单仁亮.ppt

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技术何满潮、单仁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恒阻大变形锚杆(索)能量本构关系 抵抗变形能量EI和吸收变形能量EII EB= EI + EII 其中: P U/mm 0 Uc EI EII P0 U500 P U/mm 0 Uc EI EII P0 U500 f1(U) f2(U) 简化模型 简化模型 f2(U) f1(U) 恒阻锚杆 变形吸收能量 支护和围岩相互作用能量方程组 岩体 锚杆(索) 岩体 锚杆(索) ?U 支护力和位移的解 支护总力—材料变形量关系(P – U0) 支护总力- 结构变形量关系(△U –P ) 现场工程验证 --- 沈阳煤业集团清水煤矿 --- 淄博煤业集团唐口煤矿 --- 徐州矿业集团新安煤矿 --- 国家电网新疆新吉海煤矿 --- 锦平水电站导流洞工程 恒阻大变形锚杆拉伸量监测(沈阳清水煤矿) 锚杆编号示意图 变形量与工作面距离对比分析 两帮收缩量与工作面距离关系曲线 顶板下沉量与工作面距离关系曲线 底臌量与工作面距离关系曲线 工作帮 非工作帮 支护表观效果对比 1.距工作面煤壁22m处恒阻锚杆支护效果 1 2 3 2.距工作面煤壁30m处恒阻锚杆支护效果 3.距工作面煤壁37m处普通锚喷支护效果 1、自主研发了具有特殊结构的恒阻大变形锚杆(索),能够适应工程围岩大变形灾害控制的需求。通过对恒阻大变形锚杆(索)的材料、结构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试验,确定了恒阻装置的结构组成、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 2、自主研发了“恒阻大变形锚杆(索)的大变形拉伸力学实验系统”和“恒阻大变形锚杆冲击力学实验系统”。通过实验,恒阻大变形锚杆的性能参数达到了恒阻120kN、变形量0.5~1m,高于国际上最优的澳大利亚同类锚杆参数(恒阻80kN、变形量0.3m); 3、建立了恒阻大变形锚杆(索)能量本构关系,推导了恒阻大变形锚杆(索)和围岩相互作用的能量平衡方程,为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上述技术在沈煤集团清水煤等煤矿和锦屏水电站现场工程中进行了验证推广,效果良好,具有广阔推广前景。 五、主要结论 谢谢! 请指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煤矿大变形锚杆(索)支护技术 汇报人:何满潮 单仁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汇 报 提 纲 一、煤矿大变形灾害的严重性 二、恒阻大变形锚杆(索)定型研发 三、恒阻大变形锚杆(索)力学特性及实验系统 四、恒阻大变形锚杆(索)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 五、主要结论 一、煤矿大变形灾害的严重性 煤炭占我国一次性能源的70%以上,居主导地位 浅部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千米以下深部煤炭资源将是我国未来的主体能源 0.5 1.0 资源量,万亿t 已采资源量 未采资源量 1.34 1.37 1.46 1.40 1.5 深度,m -600 -1000 -1500 -2000 地表 ★数据源自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和评价 工程岩体大变形灾害的严重性 发生次数最多的为顶板大变形塌方事故,占43.3% 煤-瓦斯突出是有气体参与的大变形塌方,占23.5% 露采滑坡是露天矿的大变形塌方事故,日趋严重 顶板18.6% 煤与瓦斯突出46.4% 水灾15.5% 2005.1~2009.6煤矿各类事故 死亡人数所占比例 运输3.7% 其它10.7% 顶板43.3% 煤与瓦斯突出 23.5% 水灾7.9% 火灾2.5% 运输11% 其它11.8% 2005.1~2009.6煤矿各类事故 次数所占比例 火灾5.1% 多发生在 工作面顺槽 工程岩体大变形灾害的主要原因 深采复杂的地质力学环境——“三高一扰动” “三高” 高地应力——自重应力、构造应力 高地温——千米矿井岩层温度35?C~45?C 高压渗透——液体压力、气体压力(瓦斯等) “一扰动”——强烈开采扰动 深部岩体力学特性发生转变——硬岩?软化?大变形 深井开采顶板塌方冒顶、煤-瓦斯突出、深部露采滑坡灾害均与大变形破坏相关 深部岩体大变形破坏模式 缓慢大变形破坏模式 膨胀大变形 高温高湿软化大变形 瞬间大变形破坏模式 冲击大变形 突出大变形 结构大变形 膨胀大变形 膨胀大变形底臌(龙口柳海矿) 顶板膨胀大变形下沉(龙口柳海矿) 缓慢大变形——结构大变形 非对称底臌大变形(鹤壁五矿) 冒顶范围150m 大面积严重冒顶(鹤岗兴安矿) 两帮不均匀、非对称变形 两帮非对称大变形(徐州旗山矿) 缓慢大变形——高温高湿软化大变形 围岩结构恶化(徐州夹河矿)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