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管系事故的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厂锅炉管系事故的案例

电厂锅炉管系事故案例 一. 制造、基建及调试阶段发生的事故,共介绍四例 二. 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后发生的事故,共介绍十二例 廿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电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锅炉、压力容器和管系范畴内发生了不少起严重事故,如结焦、塌焦、除氧器爆破、主汽管和炉外管频繁爆破,还有锅炉断水烧干锅和安全门拒动等。上述事故导致厂房、设备严重损坏并人身伤亡。廿世纪末、廿一世纪初炉外管道和支吊架事故更呈上升趋势。 上述典型事故案例供参考、借鉴,以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采取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演,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第一节 制造、基建及调试阶段案例一 引进美国CE技术的控制循环汽包炉(600 MW ),配置三台锅水循环泵。 电机线圈允许承受的最高额定跳闸温度为65℃(承受的极限温度为120℃)。 制造、基建及调试阶段案例一 事故概况 例一:#1号炉启动调试阶段,过滤器前后压差超过额定值,更换了过滤器滤芯,但未更换端盖钢制垫片。在校验锅炉安全阀时,锅筒内压力升高,导致过滤器端盖法兰泄漏,随即该泵电动机线圈温度突升,线圈烫损。 例二:#2号炉投用初,冷却水系统管道上胀管式压力表铜制胀管破裂漏水,造成电动机线圈烫损。 制造、基建及调试阶段案例一 原因分析 冷却水系统某一部件发生泄漏,则冷却水系统内除水量减少外,其压力亦会随之下降;当电动机腔室内冷却水压力小于泵体锅水压力时,高温锅水即会窜入电动机腔室,线圈温度瞬间就会升高,直至线圈烫损,绝缘破坏。 预防措施 凡经拆卸过的钢制齿形垫一律不能重新使用。 将易发生泄漏的胀管式压力表更换成可靠的隔膜式压力表。 **烫损后,电机修理费要近百万元人民币(多为英国泰勒泵和德国KSB泵) 制造、基建及调试阶段案例二 冲管目的:去除炉管内表面氧化物及杂物,清洁炉管,保护汽机。 冲管要求:温度要变化、冲管系数>1、靶板上不允许有>0.8mm的点;此外,0.2~ 0.8mm的点≯8点, 0.2mm的点不计。 冲管方式:稳压-直流炉(以利水动力分配)、降压-汽包炉,要保持水位。 冲管方法:现多采用一、二次系统串联直接冲洗,其可防再热器干烧,节约能源,缩短冲管时间。冲管时,再热器入口要加集粒器,以收集杂物。 300~600MW机组冲管费用约100万元左右。 制造、基建及调试阶段案例二 概况 两台600 MW亚临界发电机组,低再入口两侧设计配置两只永久性再热器水压专用门。水压试验时关闭,吹管和运行前开启(手动板式逆止门)。 系统 一、二次汽系统串联直接吹洗 制造、基建及调试阶段案例二 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在再热器水压前手动关闭两只专用门,吹管前无人去操作,故仍处于关闭状态。吹管时,由于蒸汽的冲动力大于阀门传动装置的自锁力,传动装置与门芯脱开,导致门芯自行开启。吹管时发现异常后,试运转指挥组决定将另一只门开启后继续吹管,此乃边界问题分工不明确所造成(吹管属于分系统调试,是安装方负责还是运行调试方负责未明确) 对策 明确职责,建立、制定各类操作卡,逐条检查,逐项操作。 制造、基建及调试阶段案例三 华能上海石洞口二厂超临界进口锅炉集箱存在的严重的制造焊接缺陷 为两台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由CE—SULZER公司供货,部分设备返包国内制造。其主要参数为过热器出口压力25.4 MPa,温度为541℃/569℃。 89、90年经安装前安全性能检验,两台炉共有50只集箱的短管角焊缝存在严重的焊接缺陷,包括裂纹、未焊透、密集型气孔、夹杂物及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偏高。经统计,No.1炉返修率高达80%左右; No.2炉则为30%左右。分别在国内外进行了返修。 返修的主要技术关键除焊接工艺之外,还在于预热、焊后热处理工艺和变形的控制。返修后,焊缝经100%UT、MT或PT以及硬度检验,均一次合格。 上述问题证实了进行安全性能检验、把好全过程管理第一关,即制造质量关的重要性。 制造、基建及调试阶段案例四 北仑发电厂NO.2炉因基建阶段在高温过热器管内遗留螺栓造成连续二次爆管事故 机组额定出力为600 MW,由加拿大BW公司制造。 96年连续两次发现高温末级过热器泄漏,检查发现二次爆破在相同部位。割管后用内窥镜检查发现管内有一只M16×100的螺栓。 事故暴露的问题: 制造与安装验收把关不严,未认真通球,以致把该螺栓遗留在管内,导致管内蒸汽通流面积减少,使过热蒸汽得不到充分冷却而引起管子过热爆破。 防止对策: 应认真执行“电建施工验收规范”,做好通球和验收工作。 监造时,应确保承压部件和受热面管内无杂物。 安装时,对焊口敞开部位应用木塞或铁皮罩封堵。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