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震预警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地震预警1

生物地震预警 摘要: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斯城夷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纷纷迁出城外。我国唐朝的《开元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意思是老鼠群聚在大路上叫,其后不久就发生了地震。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等。 关键词:地震 生物 地球磁场 大地震,尤其是特大地震,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事件。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可是在地震预测领域内,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人类自身的麻木不仁的落后因素,地震预测问题,这个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大问题,现在的景况是:要么继续陷入无限扯皮的漫长的死胡同,即使再过几百年,也仍然没有什么好结果;要么人类能够觉醒,能够跳出这个无限黑暗的陷阱,走上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 地震预测大体上房屋跨塌、岩体滑坡、水库大坝跨塌等单纯自然性事件的预测属于同一个类别。对这些单纯自然性事件,要列出基于科学原理的精确的状态方程组,并进行精确求解,将此类系统作为确定性事件进行预测处理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应用上,一般将它们作为单纯随机性自然性事件的预测,进行多因素科学决策预测,反而会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一般单纯随机性自然性事件的预测的难度,同提前预测的时间量成正比。当离事件发生的时间非常遥远时进行预测,那么预测的难度非常大;反之,一般就比较容易。当提前时间为0时,那么预测的准确性就是百分之百准确。例如,现在已经面世的基于地震纵波-横波速度不同而研制的地震报警器,就是预测提前时间为0的地震预警仪器。又例如,现在正在面世的基于地指南针原理而研制的地震报警器,就是预测提前时间为几分钟到几小时的真正的地震预测仪器。 一般单纯随机性自然性事件将要发生时,各种前兆现象必然非常明显,就比较容易检测和识别。这是基本的自然科学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下面说说的证生物预警的概况。 大量的震例资料和观测结果表明,地震前动物的习性异常主要表现为兴奋性行为活动,即大多数为在正常活动状态下出现的惊恐不安、逃离、迁移等反常的习性活动,少数表现为抑制性行为活动,即在活动状态下出现发呆、忧郁、不进食等反常活动。 根据长期记载可以做这样一种分类: 鱼类:翻腾跳跃,漂浮打旋。 鱼类是地震前动物习性异常现象中较为多见的动物,其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迁移、翻腾、跳跃、漂浮、翻肚、打旋、昏迷不动等。1854年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外的8.4级地震前,距震中100公里的伊豆半岛西海岸,发现许多鱼死在海边,这些鱼往往生活在大海深处。 两栖类:行为呆滞,蛙蛇出洞 两栖类(蛙等)和爬行类(蛇等)动物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合时令地出现呆滞等反常活动。1975年海城地震前,冬眠动物(蛙、蛇等)发生出洞事件,尤其是冬眠蛇的出洞,被很多人认为是典型的地震前兆。1948年,前苏联阿什哈巴德大地震的前两天,有人看到许多爬行动物大量出现。1968年,亚美尼亚地震前的一个小时,几千条蛇穿过公路大规模迁徙,以至影响了汽车的通行;1978年,中亚的阿赖地震时,蜥蜴在地震前几天、蛇在震前一个月就离开了冬眠的地方,爬出洞穴,冻死在雪地里。我国唐山大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也很明显,如地震前一天,有人在棉花地里见到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小老鼠依次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 鸟类:惊飞惊叫,迁飞拒食 家禽、鸽,雉、乌鸦、喜鹊等野生鸟类及虎皮鹦鹉、孔雀、金鸡等观赏鸟类,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惊飞惊叫、不进窝不吃食、迁飞等。雉除繁殖期求偶外,很少鸣叫,但在地震前却有乱叫现象。我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如1857年2月4日浙江鄞县地震,史料曾记载震前“山雉皆鸣”。在日本有一种说法:“野鸡乱叫,地震要到”。 而鸽子出现不愿飞行或无法正常回巢等现象。 哺乳动物:嘶叫奔跑,惊恐不安 狗、猫、鼠、家畜及其它哺乳动物地震前习性异常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惊恐不安、嘶叫奔跑、集群迁移等,少数表现为忧郁和呆滞等行为反应。1739年,宁夏银川平罗8级大地震后,连年地震。据《银川小志》(1755年即清乾隆二十年)记载:“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为常。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1972年尼加拉瓜的马那爪6.2级地震前几小时,市内某孤儿院饲养的猴子大肆骚乱。院长见此情景可疑,迅速将孤儿带到屋外。不久,地震发生了,孤儿们幸免遇难。我国唐山地震时,成百只黄鼠狼倾巢而出,向别处转移,并不停地嚎叫,很不安宁。 关于汶川地震前期动物异常的报道也很多。如蟾蜍集体搬家,5月12日上午10时许,武汉动物园鹤岛10余只灰鹤、丹顶鹤无故昂头大叫不止。一只杂交鹤“灰丹”,竟飞到1公里外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