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与“孤兄子”——以走马楼竹简为中心的考察.docVIP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与“孤兄子”——以走马楼竹简为中心的考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孙吴乡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以走马楼竹简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走马楼简牍提供了反映当时乡村 社会 关系的丰富史料,其中有关家族结构及其具体生活景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走马楼出土竹简可见“寡嫂”称谓,有关简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一时期当地乡村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 一   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释文,有如下 内容 值得我们注意: (1) 春(?)寡绮年卌 241 (2) □寡年廿六 □□□ 1409 (3) □□〖寡〗□〖年〗 2633 (4) 雷寡大女杷年卅三筭一刑右足复 2880 (5) 寡大女豆年六十四 3983 (6) 胡寡汝年八十五 8490 (7) 晟寡村年卌二筭一8498 (8) 寡大女妾年七十六 10268 (9) 赞寡大女年廿二筭一 10279 整理组在《凡例》中写道:“竹简中的古字和俗别、异体等字,释文一般均改为通行繁体字。”“有 规律 的俗别等字,处理采取统一原则。”“唯竹简‘叟’均作‘更’,而‘更’均写作‘’,字形变化较大,释文仅将‘’、‘’、‘’、‘’统一改为‘浭’、‘’、‘鲠’、‘梗’,而不统一改为‘溲’、‘嫂’、‘’、‘艘’。”[1]比较引人注目的例证,有: 船十一梗所用前已列言  2512 整理组注:“‘梗’为‘艘’之别体。”[2]简文“船十一梗”即“船十一艘”,可以作为我们考察当时船队规模时的 参考 。[3]   可见,“寡”就是“寡嫂”,是简(1)至简(9)共同出现亲属称谓。其实,“寡嫂”写作“寡”,史已有例。《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风习:“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沒则妻后母,兄亡则纳,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李贤注:“寡妇曰‘’。”《后汉书·乌桓传》关于乌桓风习,也有“其俗妻后母,报寡,死则归其故夫”的记述。“嫂”皆写作“”。   此外,走马楼简中,我们还看到出现“寡妇”字样的简例: (10) 素寡妇大女思年卅六筭一八十〖可〗复 3322 (11)□弟寡妇秨年廿二 □ 4176 (12) 〖大〗寡妇大女思年六十二 7784 (11)“弟寡妇”,似乎应当理解为亡弟的妻子,具有与“寡嫂”相对应的身份。而(10)(12)只称“寡妇”,其身份尚未明了。 简文所见“寡嫂”、“弟寡妇”和“寡妇”,无疑都是兄弟和其他亲属的未亡人。以上12例中,除(5)“寡大女豆年六十四”,(6)“胡寡汝年八十五”,(8)“寡大女妾年七十六”,(12)“大寡妇大女思年六十二”4例年长外,而(3)年龄不详,其他(1)(2)(4)(7)(9)(10)(11)7例,平均年龄只有31.57岁。特别是其中的(9)(11)两例,只有22岁。从现有资料虽然不能推定其寡居的时间,但是没有迹象表明她们是刚刚守寡。虽然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些妇女丧夫的具体原因,然而却很容易联想到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所谓“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出现“寡嫂”、“弟寡妇”和“寡妇”的简例,应当是一种或数种记录“户”的构成形式的文书的部分内容。有的学者称这种文书为“户籍”。其典型形式,是整理组将“编号128、129、130、131简”相缀连,“按户籍格式”进行的排列: 吉阳里户人公乘孙潘,年卅五,筭一(130) 潘妻大女茑,年十九,筭一(131) 潘子女□,年五岁(128) 凡口三事二,筭二事,訾五十(129)[4] “编号128、129、130、131简”,整理号为10379、10380、10381、10382。[5]前引12例简文在这种文书中的位置,应当与编号131、128简,即“潘妻大女茑,年十九,筭一”和“潘子女□,年五岁”相当。也就是说,这些“寡嫂”、“弟寡妇”和“寡妇”,都是出现于“户人”某某名下的户口资料中,而使我们获得了接触机会的。然而其身份,绝对不是“户人”之“妻”,她们在“户”中的地位,其实只是与“潘子女□,年五岁”类似。她们作为“户人”夫妇的附属亲族,在同一个基本家庭单位中生活。   与(5)“寡大女豆年六十四”内容相关,有可能原为一组“户籍”资料的简例,有: 高平里户人公乘张年卌七筭一 3920 与(7)“晟寡村年卌二筭一”有关,或许可以排列为一组“户籍”资料的简文,又有: 晟母大女思年七十一 7397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