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见右图漫画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1.漫画中左边的“国家”在经济上因何具备了向“强者”挑战的实力?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在前面 2.材料二中“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皮洛夫的话反映了德国的什么野心? 殖民地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3.德国为实现这一野心最终与伙伴发动了哪场战争?结果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启 示 1.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2.珍爱生命,反对恐怖主义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的责任 让我们大家都来捍卫和平!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两个国家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 美国、德国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4 2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想一想:下列表格反映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美、德后来居上,超过英、法(原因:美、德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而英、法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的大量输出);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矛盾表现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英德矛盾 三对基本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你知道说这句话的意图吗? 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要求获得更多的殖民地 视角二 ●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帕默斯顿(英国首相1784-1865)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德 英 法 俄 意 奥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 1882年 意加入德奥集团 1892年法俄签订军事协定 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 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 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性质: 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影响: 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 1.“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 巴尔干半岛 2.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桶”? 萨拉热窝事件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大战的火药桶呢?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东南门户。这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棉花等资源,是帝国主义竞相掠取的战略物资。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义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17岁的中学生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普林西普(1894-1918)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1914年6月行刺斐迪南大公,事后被捕入狱判20年徒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当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混泥土嵌下一双脚印. 我们要消灭祖国的敌人! 爆发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德、奥终于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 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 德、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争。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重大战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空前的灾难 凡尔登战役 “绞肉机” 转折点 法与德(1916.2-12) 主要战场: 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1917-1918年 美国、中国参战 俄国爆发革命 各交战国国内的革命运动 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一九一八年奥匈帝国瓦解,同年十一月,德国发生起义,十一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