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糖尿病流行病学201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流行病学2011课件

近年来调查结果表明,MS在各种族中都相当多见 在≥20岁以上全人群中以WHO标准进行诊断 美籍墨西哥人(38%)美籍阿拉伯人及美籍非洲人(28%)美籍白种人(24%)中国人(14%-18%) 以NCEP-ATP Ⅲ标准诊断 美籍墨西哥人(27%)美籍白种人(24%)美籍阿拉伯人(23%)美籍非洲人(22%)非洲阿拉伯人(21%)葡萄牙人(14.45%)中国人(12% -21%) 三、患病率 我国于2000~2001年在全国35~74岁的成年人群中有代表性地选择15540 例个体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 MS粗患病率为16.5%,年龄标化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0.0% 和23.3% 男、女MS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 ,女性每个年龄组中MS患病率均男性 北方南方, 居民农村,MS不同组分也存在性别、南北方和城乡差异 表21-2 中国2000~2001年35~74 岁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及不同组分的患病粗率及年龄标化患病率(均数±标准差,%) 与女性比较, *P 0.05; 与南方比较, # P0.05; 与农村比较, △P0.05 (顾东风等,2005) 图21-3 中国2000~2001年35~74 岁成年人群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顾东风等,2005) 第五节 糖尿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策略:三级预防 措施: 人群健康教育 高危人群检查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 第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策略 病因学预防,主要是控制和消除病因,减少发病。 采用双向策略: 人群策略:改变有害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 高危策略: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的措施----人群健康教育 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 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 提倡平衡膳食 限制热量,减少高脂、高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限盐 预防和控制肥胖 对高血压高血脂个体在控制体重的同时,治疗高血压,改善高血脂 避免服用损害糖耐量的药物如皮质类固醇、β-受体阻断剂 预防病毒感染 提倡母乳喂养,避免早期牛奶喂养 服用自由基清除剂、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剂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在高危人群中检查糖尿病病人和糖耐量低减者 通过糖尿病普查、筛检及定期健康检查或设立糖尿病专门防治机构来实现。先做尿糖筛检,其阳性者和40岁以上者均再做两点血糖(空腹或2小时),达标者确诊,可疑者再进行OGTT确诊。? 既要查出糖尿病病人,也要查出IGT。 ?? 1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HLA危险基因携带者 HLA-DQA152为精氨酸 HLADQB157为非天冬氨酸。 血清ICA(胰岛细胞抗体)阳性 1型糖尿病的第一代亲属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患者的第一代亲属 肥胖(BMI≥25kg/m2),尤其是向心性肥胖(WHR男>0.9 女>0.8) 少运动 妊娠期及产后糖尿病病史及生育过巨大儿 胰岛素抵抗 糖耐量低减 高血压 高脂血症早发冠心病 三级预防 对症治疗 通过自我监测、药物治疗、饮食、体育锻炼、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预防病情恶化、防止伤残,加强康复措施,以降低糖尿病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 1型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提倡母乳喂养,避免早期牛奶喂养(非母乳喂养将增加婴儿对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避免加入亚硝酸盐、咖啡等 服用自由基清除剂——烟酸胺 采用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剂 经鼻胰岛素喷雾,诱导鼻粘膜T细胞调节功能,阻止有害T细胞破坏β细胞,减少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 * * * * * * * * * * * * * * * 职业 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大,糖类可被充分利用,肥胖者少见,不加重胰岛负担,因此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前三位分别是干部、知识分子、职员,较低的有渔民、农民、牧民 各种职业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民族 不同地区、国家不同种族的患病率不同 患病率最高 美洲本土的比马印第安人、亚太地区岛国(瑙鲁、斐济)、非裔美国人 患病率最低 爱斯基摩人和Athabansca印地安人。 同一地区、国家不同种族的患病率亦不同 如美国土著比马印第安人30-64岁患病率高达40%-50%,而美国白人为6%-8%。美国65-74岁黑人26.4 白人17.0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高于其他民族,同一地区中回民高于汉族,蒙族低于汉族。 同一省市不同民族糖尿病患病率比较(%) 家族史 2型糖尿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者糖尿病患病率比无家族史者高3-40倍。糖尿病一级亲属患病危险更高。 移民研究 来自不发达国家的移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原本土居民,甚至高于移居地居民。 住在不同地区的华人2型DM患病率有显著差异:中国大陆1%,夏威夷1.8%,新加坡4%,马来西亚7.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