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教学课件-第4章_过热器与再热器
* 四角布置燃烧器:改变燃烧器倾斜角 4.4 汽温调节 * 采用前墙布置多层燃烧器时: 负荷低时停用下面燃烧器,使火焰中心上移 高负荷时投入全部燃烧器,火焰中心位于几排燃烧器中心。 4.4 汽温调节 * 4.4.2.2 烟气旁通法 利用改变烟气流量的方法来调节再热汽温。 用调节引风机使烟气 在平行烟道中再分配 将烟气旁通 流过空烟道 用烟道调节挡板使烟气 在平行烟道中再分配 4.4 汽温调节 * 烟气旁通法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但延迟较大 挡板开度在(0-40)%范围内较为有效。 挡板宜布置在烟温为440-500℃区域内,以免变形。 4.4 汽温调节 * 4.4.2.3 烟气再循环 原理:将省煤器后温度为250~350℃的一部分烟气,通过再循环风机送入炉膛(从冷灰斗或炉膛上部喷入),改变过(再)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和烟气量,达到对汽温调节的目的。 * 再循环烟气从炉膛下部送入 再循环烟气量↑ 炉内温度↓ 辐射吸热量↓ 炉膛出口烟温变化不大。 在对流受热面中,由于烟气量加大,使吸热量增多,使汽温升高。 4.4 汽温调节 * 再循环烟气从炉膛上部送入 炉内吸热量变化不大 炉膛出口烟温明显下降,使高温段过热器吸热量减少 但后部受热面由于烟速提高吸热量加大,温度升高。 蒸汽温度变化不大。 此种方法主要用来降低和均匀炉膛出口烟温,防止对流过热器结渣,并减少热偏差,保护屏式过热器和高温段过热器工作安全性。 4.4 汽温调节 * 常采用再循环烟气送入炉膛上部与下部的方法。 负荷降低时,从炉膛下部送入,起调温作用。 高负荷时,从炉膛上部引入,起保护高温对流受热面作用。 缺点: 用耐高温的再循环风机,厂用电消耗增加 在煤粉炉中易造成受热面、风机等的磨损。 4.4 汽温调节 * 4.5 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布置 * 总原则 (安全、经济) 管壁温度不超过所用材料的许用温度-安全 系统阻力不能太大-经济 高压炉:阻力小于7-8%额定压力 中压炉:阻力小于10%额定压力 钢耗尽量低,少用合金钢-经济 有较好的汽温特性-安全+经济 * 低压小容量锅炉 tgr低于400℃ 纯对流 烟温700~800℃ 逆流。 * 中压锅炉 纯对流 水平烟道中。 两级,蒸汽的低温级布置在烟气的低温部分,碳钢,逆流;蒸汽的高温级布置在烟气的高温部分,部分或全部低合金钢,混流。 * 高压以上锅炉 广泛采用屏式过热器,也有用辐射式过热器,组成屏-辐射-对流式过热器系统。为了减轻热偏差,分成多级,但总把对流过热器作最后一级。 * 高压以上锅炉 辐射-对流式过热器系统 由于辐射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壁面上,热负荷高,管子工作条件差,为了避免采用昂贵的合金钢,不宜作为过热器系统的最后一级。做中间级和第一级。 常用的布置方式有: 辐射-对流连接 对流-辐射-对流连接 * 优点: 蒸汽温度低,密度和比容大,放热系数大,冷却条件好。 由于比热容大,在 同样的热偏差下,温度偏差小。 缺点: 应严格保证蒸汽品质,防止辐射过热器中沉积盐类。 辐射-对流连接 对流-辐射-对流连接 * 屏-对流式过热器系统 屏-对流连接 对流-屏-对流连接 屏管壁温度低,工作条件好 总金属耗量少 * * * 230t/h高压锅炉过热器布置简图 * * * * * ⑤积灰结渣的影响 炉膛受热面结渣 对流过热器结渣或积灰 4.3 汽温特性 * 4.4 汽温调节 * 为什么调节? 汽温过高:金属材料损坏,例如:12CrlMoV钢 585℃时 持久强度10万小时 595℃时 持久强度3万小时 汽温过低: ↓循环效率。汽温↓10℃,燃料↑0.2%, 汽轮机尾部的蒸汽湿度过大。对10MPa,540℃的蒸汽,汽温↓10℃,汽轮机出口蒸汽湿度↑0.7%。 再热汽温变化过于剧烈:引起汽轮机中压缸的转子与汽缸间膨胀差的变化,甚至引起汽轮机的剧烈振动,危及机组安全运行。 4.4 汽温调节 * 温度的允许偏差值 P MPa D % T ℃ 温度的允许偏差值,℃ + - 2.5 75-100 400 10 20 3.9 70-100 450 10 25 9.8 70-100 540 5 10 13.7 70-100 540/540 5 10 16.7-18.3 70-100 540/540 5 10 25.3 70-100 541/541 4.4 汽温调节 * 对调温方法的基本要求 惯性小:工况变时,自动迅速,热惰性和延迟性小 范围大,保护过热器 结构简单可靠 不影响蒸汽品质,对循环效率影响小; 附加的金属和设备消耗少,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