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_1课件.ppt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_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_1课件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上)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一.目 录 ·前言 ·定义 ·指南的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 ·病原学 ·临床特征 ·严重度评估 ·放射学诊断评估 ·实验室检查 ·治疗 ·特异性预防 前言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儿童期尤其是婴幼儿常见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10月制定了儿童CAP管理指南的上、下部分,该指南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对儿童CAP管理的相关问题制定了科学性、实用性较强的规范。近年来,由于CAP病原体变迁、细菌病原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医学界对肺炎并发症的认识不断加深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为此,我们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儿童CAP病原学、临床特征、严重度评估、放射学诊断评估、实验室检查、治疗、特异性预防等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对原有指南进行重新审议和修订,并撰写指南概要,适合于基层卫生人员使用。参与此次修订和审议的专家来自儿童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监护等专业,并广泛征求了包括放射科、检验科、胸外科、药剂科、公共卫生和社区儿科等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定义 CAP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人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相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pneumonia,HAP)而言。该定义强调:(1)肺炎,而不是通常泛指的“下呼吸道感染”。CAP是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肺部湿性哕音和管状呼吸音等呼吸道征象,并有胸部x线片(以下简称胸片)的异常改变。本指南不涉及吸人性、过敏性、尿毒症性等非感染性肺炎;(2)CAP是在院外发生的、又有与住院关联的时间概念,其包括肺炎发生在社区,但发病在医院,也即人院时处于肺炎潜伏期内的肺炎;(3)原本健康的儿童,这是出于CAP病原学评估的考虑,免疫抑制患儿的CAP病原学有所不同。此外,鉴于新生儿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指南不涉及小于28 d的新生儿。 指南的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 本指南的概要是全文各部分的要点,列上推荐等级,分为3级:等级A的证据来自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RCTs)及高质量的系统综述;等级B的证据来自一项或多项研究;等级C则是专家观点及其他资料,但可供儿科临床参考。 病原学1 CAP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此外还有真菌和原虫。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等又称为非典型肺炎病原。区别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等典型肺炎病原。由于真菌及原虫感染的特殊性,本指南不作叙述。 病原学2 根据年龄能很好地预示儿童CAP可能病原。在年幼儿,约50%CAP由病毒引起;在年长儿常由细菌、MP感染所致,不同年龄组CAP病原谱参见表。影响CAP病原检测结果的因素还包括:(1)病原学检测技术的敏感性与特异性;(2)地域、年代、卫生环境及社会经济;(3)新发病原出现、病原的变异、抗菌药物使用及耐药性等。我们提倡采用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多病原联合检测,提高我国儿童CAP病原学诊断、研究水平,为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病原学3 1.病毒病原 病毒是婴幼儿CAP常见病原,也是儿童CAP病原学区别于成人的重要特征,病毒病原的重要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I_sv)是引起CAP的首位病毒病原,其次是副流感病毒(I型、Ⅱ型、Ⅲ型)和流感病毒(A型、B型) ,其他包括: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EB病毒等。近10年来新发与儿童CAP相关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如Ev7l等、新型冠状病毒、人禽流感病毒如H7N9、H5N1等。 病原学4 2.细菌病原。叫 常见革兰阳性细菌病原包括:sP、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A群链球菌等;常见革兰阴性细菌病原包括: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tusb彤uenza,HI)、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卡他莫拉菌(MoraxeUa catarrhal如,MC)等。其中sP是儿童期CAP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