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图文课件.ppt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图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图文课件

治疗-抗病原微生物治疗 治疗-抗病原微生物治疗 治疗-胸腔积液的治疗 治疗-软式支气管镜术在诊治中的价值 特异性预防 RSV单克隆抗体 特异性预防 疫苗种类 剂型 适宜人群 效果评价 接种程序 SP疫苗 单纯细菌荚膜 多糖疫苗 (PPV) 2岁 以上 14价和23价血清型两种,这种疫苗在2岁以内的儿童免疫效果差,多用于2岁以上人群。 荚膜多糖蛋白 结合疫苗 (PCV) (PCV7,PCV13) 2月龄以上 有较好免疫原性,对2月龄以上的儿童接种后可产生较好保护性抗体反应。 中华预防医学会推荐PCV7的标准免疫程序:基础免疫为3、4、5月龄各接种1剂(每次至少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为12一15月龄接种1剂(与上次接种至少间隔2个月);及时和全程接种能为儿童提供更多保护。 b型流感嗜血杆菌 结合疫苗 (Hib结合疫苗)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将该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使用近10年的结果显示,Hib疾病包括Hib肺炎的发病率在这些国家已明显下降。 在美国,推荐免疫程序为:生后6个月以内接种3针或2针(仅限PRP-OMPC),之后在1岁半左右加强1针。 流感病毒疫苗 全病毒灭活疫苗 裂解疫苗 亚单位疫苗 6个月以上 每种疫苗均含有A型流感病毒2个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或其抗原组分;可降低各年龄段儿童病死率、住院率。 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百日咳疫苗 全细胞型 全细胞型疫苗至少持续3年 无细胞型 更安全、且免疫原性强;无细胞型疫苗可达4~6年,但新生儿、青少年和成人仍有可能感染百日咳并成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故有主张对成人进行无细胞型疫苗的加强接种,以切断百日咳的传播。 生后3月龄第1次接种,4月龄、5月龄复种,1.5岁时加强。 特异性预防 放射学诊断评估 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是传统的判断CAP患儿是否为细菌感染的筛查工具,但近来研究证实单独应用外周血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筛查工具既不敏感,也非特异。因此对于CAP患儿,不能单独应用二者来预测细菌或病毒感染,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轻度门诊CAP患凡无需常规进行急相期反应指标检查;需要住院或有肺炎相关并发症的患儿应做该项检查,结合临床可评估对治疗的反应。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或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也不能单独或联合用以区分细菌性或病毒性CAP;使用这些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去区分细菌及非细菌病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难以得出一个折点标准。当CRP和ESR都增高,而WBC不增高时,应该考虑MP肺炎的可能。 急相期反应指标 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低氧血症是CAP死亡的危险因素,住院CAP患儿常存在低氧血症,因此所有住院肺炎和疑似低氧血症的患儿都应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定提供了非侵入性检测动脉氧和的手段,动脉血气分析为侵人性检查,是判断呼吸衰竭类型、程度及血液酸碱失衡的关键指标,可据病情需要选择。 血氧饱和度测定 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对重症和有脱水征的CAP患儿应检测血清电解质,以评估水电解质失衡状态。CAP患儿可以存在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可见稀释性低钠血症。 血清尿素和电解质 实验室检查(特异性病原微生物检测) 实验室检查(特异性病原微生物检测) 病毒学检测方法 检测种类 具体方法 特点 病毒抗原测定 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脱落上皮细胞内的病毒抗原、酶免疫法或金标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特异性抗原等 方法简便,设备要求低,适合临床实践中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对临床决策指导合理用药意义较大,但标本来源与质量、取材时机均可影响检测结果。 病毒特异性 核酸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PCR)或反转录CR(RT-PCR)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 PCR(real-time PCR) 多重PCR(multiplex PCR) 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强,有早期诊断价值。 病毒特异性 抗体测定 病毒特异性IgM测定,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较有4倍以上的升高可作为病毒感染诊断的可靠指标。 免疫功能低下、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及婴儿病毒感染时常不能产生或延迟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导致假阴性。 培养分离 鼻咽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对病毒进行培养分离 诊断肺部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病毒培养技术要求较高,耗时较长,不适宜临床患儿的早期诊断。 实验室检查(特异性病原微生物检测) 细菌病原的检测方法 检测种类 检测标本 意义 细菌涂片染色与培养分离 肺穿刺、血和胸腔积 痰标本(气管穿刺吸引、气管切开吸痰、支气管镜下吸痰或肺泡灌洗液) 痰标本(鼻咽部吸痰或咽拭子) 从感染的肺组织中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