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本科生开题报告表.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生开题报告表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专业本科生 开题论证报告表 姓 名 张建洪 年 级 大4 学 号 3512005076 实习医院 新桥医院 指导老师 罗羽 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 二○○ 年 月 日 拟定题目 灾后对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一、目的和意义 目的: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功能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病”,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一般而言,灾后干预应包括两个部分,一为物质干预,二为心理干预。个体的物质损失总能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恢复,但是心理上的创伤如果不及时干预,那就会伴随个体一生。 有研究表明,约占70%的当事人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愈合其心理创伤,另外30%的当事人或多或少会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日后表现出如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酒依赖和药物依赖等。WHO的调查表示,约20%-40%的人在灾难之后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衡,他们的症状会在几天至几周内缓解。30%-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衡,及时的心理援助会使症状得到缓解。而在灾难一年之内,20%的人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特别是青少年,青少年是人类的花朵,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时期,是一个开始从家庭迈向社会的转折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困扰和危机的时期。经历了灾难,他们在生理,心理或者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反应。这些反应对于他们来说不能逃避,又不能实用过去习惯性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造成个体短期的危机状态甚至是长期的心理创伤,如何帮助青少年在灾后尽快恢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以后的学习及生活。 意义:青少年在遭遇灾难后会出现疲劳,嗜睡,头痛,失眠,食欲不振,拉肚子,眩晕等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生理症状和恐惧,焦虑,忧郁,绝望,麻木,罪恶干等情绪反应,在行为方面也可呈现出社交退缩,沉默,典型行为习惯改变,过度活动,逃避与疏离等行为现象。然而所有这些均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发生在与家长,老师,同学及周围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除了客观环境因素之外,主观在孩子无法准确评价灾情的情况下便成为影响其心理的直接参照。这时,周围的人群对灾难的反应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认识判断和心理应对方式。家长,老师和大人们的情绪不稳定,过分焦虑和极端评价会直接作用于孩子心理创伤的形成过程,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加强青少年所处环境积极因素建立,特别是家长,老师面对灾难的心理反应对孩子们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对孩子进行心理援助的一个重要前提。 青少年是一组弱势群体,在灾难发生时,他们也和成年人一样,经历这场前所未有的心理创伤,除了需要应对外伤,饥饿,寒冷等他们不熟悉的情况外,还要经历惊吓,失去亲人的心理创伤。使每位青少年心灵都会留下抹不去的阴影,依据每个人状况不同和个人气质特点的异常行为,如注意涣散,重者还可以出现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PTSD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1)闯入性症状:持续地重新体验到创伤事件;(2)回避症状:对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及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3)警觉性增高症状:表现为难以入睡或睡得不深,激惹或易发怒,难以集中注意。当遭受创伤时,不同年龄阶段儿童PTSD不同,婴幼儿开始反应是警戒性增高,如果没有得到帮助,随后的反应就是出现分性焦虑:学前儿童的反应:急躁,呆滞,睡眠失调与畏惧黑夜,行为发展退化,学龄儿童的反应:拒绝上学,在家或者学校出现攻击行为,在同伴中退缩,认知功能与注意力下降,成绩下滑,胃痛,头痛,害怕睡觉;青少年的反应:解离式的重现经验,焦躁易生气,语言表达,注意力与记忆困难,对待事物惧怕,睡眠障碍,对学业缺乏兴趣,退化或行为问题,如爱打架滋事等,甚至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有自杀的念头,胃痛行为,分离症状,丧失现实感,物质滥用。如果这些症状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援助,会阻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成人的心理困难,如抑郁症,焦虑症,边缘型人格障碍,多重人格等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青少年是脆弱的花朵,一但受损后果将不可估量,因此在灾后对青少年心理干预非常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在灾难后,无论是群体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还是只有个别人遭受到的灾难,都有心理社会干预队伍活跃在最前线。他们给受灾者带来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