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致伤物推断和损伤机理分析选修课2012 ppt课件.ppt

道路交通事故致伤物推断和损伤机理分析选修课2012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交通事故致伤物推断和损伤机理分析选修课2012 ppt课件

道路交通事故致伤物推断和损伤机理分析 昆明医学院法医学院 洪仕君 副教授 掌握道路交通事故中致伤物推断或损伤机理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道路交通事故中致伤物推断和损伤机理分析法医学鉴定的方法。 一、致伤物的推断与认定 1、致伤物推断 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结合现场及其他有关情况,对致伤物的的类型、大小、质地、重量及作用面形状等特点进行分析推断的过程。 2、致伤物认定 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将其与可疑致伤物进行比较,从而对可疑致伤物是否为该损伤的致伤物进行推断和认定的过程。 3、根据损伤形态推断致伤物 损伤的形态特征是推断致伤物的重要根据。各种不同的致伤物,可使损伤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在各种条件相类似的情况下,用同一致伤物的某一部分打击所造成的多个损伤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特征,此即相同损伤的可重视性。这是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的理论基础。 二、钝器伤的致伤物推断 钝器所致损伤类型: 可表现为体表皮肤完整,无开放创口。有时仅在皮肤表面形成特定形状的损伤;损伤严重时,通过体表可伤及内脏;钝器伤有时也可有创口形成,其创的特征是创缘和创壁常不整齐,两侧创壁之间可有组织间桥。 常见的钝器损伤如擦伤、挫伤、挫裂创、闭合性骨折、闭合性内脏挫裂伤等都具有由钝性暴力造成的形态学损伤特征。 1、擦伤:典型的擦伤呈条状、片状或条片状,有时能反映出致伤物与人体接触面的特征,容易反映致伤物特征(尤其压痕、压擦痕和撞痕)。 2、挫伤:挫伤的形态学改变为皮下出血或皮内血管破裂出血,流出的血液聚集在皮肤之内或之下。在皮下组织疏松且血管丰富的部位,出血量多且范围广,往往不能反映致伤物接触面的形态特征。 有些特殊形态的挫伤有助于推断致伤物,如体表平行条状挫伤、带状或线条状皮肤挫伤、印痕样损伤、圆形或弧形挫伤等。 3、挫裂创:在形成时由钝性暴力的挫压作用,所以在创缘处或创的周围常可伴有擦伤和挫伤,容易反映致伤物特征(尤其有异物时)。 4、闭合性骨折:不易反映致伤物特征。 5、闭合性内脏挫裂伤:不易反映致伤物特征。 三、道路交通事故中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的法医学鉴定 司法部的鉴定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中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的法医学鉴定》2010年。 2.6 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采用的技术手段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尸表检验、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法医物证DNA检验以及现场人体模拟实验。 其中29例伤者和1例无伤害者均进行了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27例死者均进行了尸表检验,涉案的肇事车均进行了车辆痕迹检验,进行DNA检验的有6例(21.4%),未进行DNA检验的22例(78.6%)。7例(25.0%)进行了现场人体模拟实验。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 本组资料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男性远多于女性。7例女性涉案者中,1人为两轮摩托车乘车人,3人为小型轿车乘车人,1人为电动自行车驾驶人,1人为自行车骑车人。其中3名小型轿车乘车人均为车辆实际驾驶人的妻子,且该3名车辆的实际驾驶人均为饮酒后驾驶车辆。还有1人为无损伤者,她并不是案件的直接涉案人员,而是事后赶到交通事故现场,为其酒后驾车的丈夫“顶包”。涉案人员平均年龄27.4岁,以青年人居多。涉及酒后驾车9例。 由此提示,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如果女性涉案人员自认是驾驶员,且与车上人员为亲属关系,而其亲属为饮酒后的案例,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和法医鉴定人应高度怀疑存在需要进行驾车人认定的情形。在进行相关的法医学检验时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的检验、记录,全面收集案件相关资料,已备下一步的交通行为方式认定所需。 本组资料交通事故的道路类型包括城市市区道路、城市郊区道路、省级道路、高速公路等。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以夜间居多,共计19例(67.86 %)。各种道路状况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均可能涉及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认定。而夜间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于目击证人较少和驾车人的侥幸心理作用,使得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认定的情况增多。 3.2 交通事故类型与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认定 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最多(39.3 %) 机动车单方事故 (25.0%) 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17.8%) 机动车与行人事故 (14.3%) 轿车与自行车事故 (3.6 %) 3.3 涉案人员损伤和死亡后果与交通方式的关系 涉案人员的损伤程度轻微伤、轻伤和重伤者均有,且例数较接近,损伤程度和是否需要进行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涉及电动自行车和两轮摩托车的交通事故中,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驾驶人和乘车人均易导致严重的损伤后果(重伤和死亡)。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