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巨结肠讲课稿[PPT课件]
先天性巨结肠
李仁瑞
2014-03-15
大家好,我是大肠
定义
先天性巨结肠(congeital megacolon)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agaglionosis)或赫什朋病(Hirschsprung disease,HD),由丹麦哥本哈根路易斯女王儿童医院医师Hirschsprung在1887年首先描述。
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发病情况
本病是婴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发病率为 1/2000~1/5000,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二位,仅次于肛门直肠畸形,男女之比为3~4:1,有遗传倾向,1942年,美国医生vallue研究发现。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自然转归预后差,多因营养不良或发生结肠危象死亡,但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患儿若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术后近期远期效果较满意。
病因和病理生理
先天性巨结肠病因教材上没详细讲,HD 患者的肠神经节细胞缺如一是由于胚胎期神经嵴细胞向肠壁迁移时发生停顿, 二是神经嵴细胞移行到正常位置后由于微环境变化导致分化障碍而引起的。
以直肠、结肠病变多见,因为从胚胎发育的第5周开始,头部的迷走(副交感)神经嵴细胞沿着攀附于消化道的迷走神经干向尾部迁移,经过胃、小肠、结肠向下,最后于第12周至直肠布满消化道管壁。可想而知,这一迁移过程一旦受到任何影响,位于肠道末端的结肠、直肠最可能受累,占先天性巨结肠病的75%,其余可以有更长节段的受累(长段型或全结肠型)。
病因和病理生理
目前认为该病发生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本病理变化是痉挛段肠管肠壁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缺乏神经节细胞,无髓鞘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数量增加,形状增粗增大,结果紧密交织成束;同时扩张段肠管肌层肥厚,黏膜炎症,可伴有小溃疡,肠壁肌间和黏膜下神经节细胞正常。
分类
根据无神经节细胞肠段长短分为:
普通型(约占85%):痉挛段累及直肠近段或直肠- 乙状结肠交界处, 甚至乙状结肠远段。
短段型:痉挛段累及直肠下段, 上界位于第2 骶骨水平以下, 痉挛段短于5cm。
长段型:痉挛段累及乙状结肠近段至降结肠。
全结肠型:很少见,病变累及整个结肠甚至回肠末端。
临床表现
胎便排出延迟、反复便秘逐渐加重和腹胀进行性加重:正常小儿胎便是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吞咽的羊水等组成,为糊状,呈墨绿色。于生后10-12小时排出,约2-3天排完。
HD患儿生后24-48小时内多无胎便或仅有少量胎便排出,可于生后2-3天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以后即有顽固性便秘,3-7天甚至1-2周排便一次。严重者发展成不灌肠不排便。痉挛段越长,出现便秘时间越早越严重。另外,腹胀会逐渐加重,腹壁紧张发亮,有静脉扩张,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触诊时可触到巨大粪块,肠鸣音增强,膈肌上升引起呼吸困难。
低位肠梗阻导致呕吐、反复便秘腹胀导致食欲下降,影响营养吸收,出现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
诊断
病史:排胎便延迟,反复便秘、腹胀,进行性加重。
辅助检查:
1.肛门指检:直肠指检:直肠壶腹部空虚,拔指后可排出恶臭气体及大便。
2.X线检查:a.腹部立位平片b.钡剂灌肠检查
3.直肠肛管测压:在正常小儿和功能性便秘,当直肠受膨胀性刺激后,内括约肌立即发生反射性放松,压力下降,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内括约肌非但不放松,而且发生明显的收缩,使压力增高。
4.直肠活检:对新生儿诊断率较低
有专家认为按以下诊断程序:胎粪排出延迟者,经钡灌肠X线检查、直肠肛管测压二者均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即行手术。如其中任何一项不支持者,则洗肠住院观察7~10d,如能自行排便症状较轻者,则出院,1个月后再行钡灌肠X线检查排除巨结肠;不能自行排便者则行直肠黏膜活检,以帮助确定诊断。
辅助检查如钡灌肠X线检查、直肠肛管测压(ARM)等有助于诊断,但有报道[2],在新生儿期,钡灌肠X线检查误诊率23%,直肠肛管测压(ARM)正确率为60%~80%,因而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应以临床表现、钡灌肠X线检查、直肠肛管测压(ARM)等综合判断,而最终的正确诊断,仍以直肠病理检查为准。
并发症
小肠结肠炎
肠穿孔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继发感染,休克甚至死亡
鉴别诊断:
新生儿单纯性胎粪便秘:新生儿肠蠕动微弱, 不能将特别稠厚的胎粪排出, 但患儿行盐水灌肠后则能排出胎粪, 以后即不会再便秘。
先天性回肠闭锁 在回肠闭锁中无结肠扩张, 整个盆腔空白无气。
新生儿麻痹性肠梗阻 新生儿可因败血症、脐部感染等继发腹膜炎, 但无胎粪延迟排出史。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可见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常有误诊。但血T4值降低,TSH值升高。
诊断
立位腹平片示腹部膨隆, 结肠空柱状扩张, 低位梗阻
痉挛段累及直肠下段, 其上段移行扩张
痉挛段累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尿路结石新护士培训课件.ppt
- 尿路结石形成机理的新进展(邓耀良)课件.ppt
- 尿路结石的现代综合治疗和诊治课件.ppt
- 就业指导讲解(全集)项目五_择业与求职准备课件.ppt
- 尿路结石精品课件.ppt
- 尿的生成和排出_课件.ppt
- 屈琼讲座资料三峡大学名师讲解英语四级备考超经典课件.ppt
- 届高考生物A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_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共42张PPT).ppt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PPT课件.ppt
- 尿的生成和排出_生理课件配套第七版人教版.ppt
- 生物科技行业:千帆过尽 大浪淘金(202405).pdf
- 全球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全景图(2023).pdf
- 数据治理(管理)能力评估 -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pdf
- 全球电力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4-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02407).pdf
- 射频前端行业跟踪报告之三:SAW和BAW滤波器空间广阔,东方银星入股武汉敏声卡位BAW赛道(202106).pdf
- 新材料-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一:新材料行业研究框架.pdf
-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白皮书2023:迈向美好未来医院.pdf
- 天然植物提取物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洞察(2024).pdf
- 现代企业架构白皮书 -数字化转型底层方法论.pdf
- 数字城市泛在感知体系白皮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