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文学下范围
名词解释
1 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60年代起在法国形成的一种文学思潮,以左拉为代表,以实证主义哲学作为理论依据,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解剖学去分析和表现人的本能,重视个别的琐碎的现实,而不重视对生活的典型化,因而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代表作家为左拉和龚古尔兄弟。
2 前期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队一个具有现代主义意识的文学流派,先驱是波德莱尔,代表人物为法国诗人魏尔伦、兰波、马拉美。它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主张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强调用象征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等手法创造意境,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具有神秘色彩。90年代阶梯,20世纪20年代又在欧美复活(形成后期象征主义)。
3 唯美主义文学:19世纪末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代表人物是王尔德。它对19世纪末的种种庸俗社会风尚进行反抗,提出纯艺术,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美,否定艺术内容的道德原则、教育作用和现实功能。由于它片面地强调艺术技巧,颠倒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9世纪90年代后开始解体。代表作有《莎乐美》。
4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欧美国家一大批不同于传统的形形色色的文学艺术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文学并不是西方现当代文学的全部,但从质上看,它特别显著地表现了现当代社会的时代病和特有的社会心理,所以引人注目值得研究。
5 后期象征主义: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现代主义流派,它认为世界是人心灵的象征,主张通过客观对应物表达主观情感。它是象征主义的发展,代表作家是艾略特。6基本特征是人心灵世界的象征,强调感应和同感,寻找客观对应物。
6 表现主义:从字源上来看,“表现”原文为expression,press意为挤压,ex为“外化”前缀,内在的东西经过挤压而外在化,这是一种完全现代的感觉。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欧洲队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对传统,舍弃现象,追求本质,强调主观精神,常以象征、夸张、变形等形式表现出人的异化本质,代表人物为卡夫卡。
7 意识流小说:20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一个以描写人的意识流历程为主的现代派小说,主张通过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艺术手段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代表作家有乔伊斯、普鲁斯特、福克纳等。
8 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的概念首先是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提出的,他认为哲学不应该研究客观世界,而应该研究个人主观的存在,个人存在无法摆脱痛苦、危机和荒诞。唯一的出路是弃绝理性、皈依上帝,实现人与神的统一。
9 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一个现代派戏剧流派,它以存在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反传统戏剧的荒诞形式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和人生的荒诞。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贝克特和尤索斯库等。
10 黑色幽默:20世纪60、7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个后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也被称为“黑色幽默”,“绝望的喜剧”,“绞刑架下的幽默”等,是一种富有喜剧意味而又有悲剧色彩的文学形式,存在主义哲学是其思想基础,以幽默方式认可荒诞的存在,表现世界的荒谬可笑,放弃了传统小说的情节结构。代表人物有海勒,品钦,巴塞尔姆,约翰·巴思等。
11 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形成于拉丁美洲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60年代以后达到完美的程度,常常运用夸张和典故,变现实幻想而不是真实,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神秘性。代表作家为加西尔·马尔克斯。
《虹》的艺术特色:
具体的描绘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度的历史时期;
情节结构:“家族式”小说模式
挖掘了人物的非理性小说
大量运用意向特征
简述葛利高里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肖洛霍夫的作品《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顿河哥萨克中农的一种独特的象征”,“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
1他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
2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世代的种种偏见。
3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犹豫动摇,企图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结果只能脱离人民,落得一个悲剧的命运。
典型意义:这个形象的悲剧实质上是他以独特的哥萨克气质、哥萨克的传统偏见和自私要求对抗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悲剧。这一形象,反映了哥萨克历史道路的曲折性和矛盾性。
《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
1广阔的史诗画面。小说对顿河村庄日常生活和主人公命运的描绘同重大的政治事件、军事行动的描绘交替进行,从而造成一种内容浩繁、人物众多、画面壮阔、结构宏伟的史诗效果。
2精巧的艺术结构。小说情节的中心是麦列霍夫家族的命运,主要线索是葛利高里和婀克西妮娅的纠葛,补充线索是葛利高里和娜塔莉娅的关系。长篇史诗结构尽管十分自由,呈开放型,但又给人一种浑然、有机的整体之态。
3浓厚的民族特色。小说不久描绘了哥萨克农民的日常劳动情况,而且还描绘了哥萨克的节日、葬礼、婚宴、晚会、服装、跳舞、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