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稻茬麦高产稳产轻简化栽培理论和技术--安徽农大李金才
安徽江淮麦区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影响小麦正常生长。 一、概 述 二、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因地制宜,确定主导品种 (前提) (二)培育高产土壤,机耕机整机播(首要) (三)创建高质量群体(保证) (四)优质高效的营养调控技术(中心) (五)高质量规范化播种培育壮苗三防(根本) (六)改田管一促到底为有控有促,促控结合(手段) 稻茬麦育种目标 1.中高秆80-85厘米 2.中等群体:38-42万/亩 3.中穗型:35-40粒 4.中粒重:40-42克 5.中晚熟:5月31号左右 第一、高产性与抗倒性 后期不早衰照片 第三、高产性与抗病性 研究发现半冬性小麦品种具有高效利用安徽江淮区域温、光、水生态资源优势。 1.半冬性品种能充分利用早秋季节土壤水分,趁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解除了春性品种早播受冻害的威胁 2. 半冬性品种充分利用冬前温、光资源,发挥分蘖强的优势,形成冬前多蘖壮苗越冬,为高产奠定了穗群整齐度高的亩穗数基础 3.半冬性品种较春性品种穗、粒、重三要素协调 4.半冬性品种产量潜力大,质优价高,效益提高 扬麦13亩产500公斤成熟期群体 烟农19亩产550公斤成熟期群体 旋耕施肥开沟带状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 安徽农业大学研发的双轴旋耕正位施肥条播机,一次可完成碎土、灭茬、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五项作业,且播种行距、播种量、播种深度可根据需要调节,从根本上解决了稻茬麦地区长期以来的耕种粗放问题,减少露籽、深籽、丛籽和缺籽,提高播种质量和肥料利用率! 播后镇压保墒 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1.在联合收获机加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 2.大马力动力(75马力以上)牵引机械 3.变速旋耕机(三级变速) 4.新型旋耕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播种机(西安亚奥、许昌豪丰、蚌埠淮丰) 4.播种机加装镇压装置保墒 5.基肥补充氮肥3-5公斤/亩尿素防苗期黄苗 6.补充灌溉促秸秆腐烂和种子与土壤密接防苗期干旱 首先,推广“三个坚持”和三适播种培育壮苗技术,是实现壮苗抗寒越冬、抗旱保苗、壮秆大穗和后期防早衰的关键。 坚持水稻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和施足基肥; 坚持大马力机耕、机耙、机旋、机械精细匀播和三适(适墒、适期、适量)播种; 坚持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土壤药剂处理。“三个坚持”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匀和苗壮,确保小麦壮苗安全越冬和实现壮秆大穗的根本技术。 其次,提高三大质量。 一是提高种子质量; 二是提高整地质量; 三是提高播种质量; 重点是提高播种质量,关键是整地质量 。 采用小麦精播机,力求精量匀播,深浅一致(3-5cm),适当缩小行距,行距以18-22cm为宜。 防止“露籽、丛籽、深籽、缺籽”现象。 力争大马力旋耕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一体化。 最后,力争机开沟,实现三沟配套:“三沟”(墒沟、腰沟、田边沟)分别达到0.2m、0.25m和0.35m左右,田外大沟加深达到0.6~1.0m 培育壮苗技术要点 1.三大质量是前提:种子、整地、播种质量 2.三适播种是关键:适墒、适期、适量播种 3.三度苗情是目标:整齐度、均匀度、深浅度 壮苗与弱苗个体 药剂拌种。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重发地区,推行杀菌剂拌种技术,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戊唑醇湿拌剂2克,或三唑酮20克 地下害虫重发地区推行杀虫剂拌种技术,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有效成份辛硫磷25克,或甲基异柳磷20克; 病虫害都需防治地区,药剂拌种可选用以上杀菌剂和杀虫剂各一混配使用,也可单选50%甲柳·酮乳油50毫升。 拌种时将药剂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公斤搅匀边喷边拌,待麦种晾干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药剂拌种时要按规定药量使用,不能随意加大用量,防止产生药害。 8.2.3春季防渍 稻茬麦田处湖洼水网地带,春季雨水偏多,麦田排水不畅,土壤湿度过大,小麦根系常处在缺氧条件下,根系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以致引起烂根或早衰,使叶片发黄出现渍害。同时也给麦田病虫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要经常注意清理田间排水沟,疏通排水沟渠,降低麦田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根系发育并为后期战胜湿害保根护叶和预防病虫害打好基础。 以纹枯病等根茎基部病害为靶标的防治体系 1.以种子处理为基础 2.以条播和控制土表秸秆明显残留为关键 3.以增施钾肥提高抗性为措施 4.拔节与花期喷药防治夺丰收。 以赤霉病为靶标的防治技术体系 1.保健栽培:以春季开沟降低地下水位为关键 2.预警:以物候-气象配合预测为模式 3.防治:以花期抓住雨晴间歇喷药为重点 4.减灾降毒以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pdf VIP
- 【高中历史教研】李惠军:选择性必修一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言.pdf VIP
- T∕CECS 10048-2019- 绿色建材评价 预拌砂浆.pdf VIP
- 土壤地理学土壤分类.ppt VIP
- 《诡案组》(1-14卷文字全本)作者:求无欲.txt VIP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pdf VIP
- 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方案设计.docx VIP
- T∕CECS 10049-2019- 绿色建材评价 石膏装饰材料.pdf VIP
- 国际航运管理 全套课件.PPT VIP
- 应用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