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抢救课件_3.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抢救课件_3

抢救室的管理 以能升降的活动床为佳,另备木板一块,作心脏按压时使用 1.抢救床 2.抢救车 3抢救器械 供氧装置 吸痰器 心电 监护仪 呼吸机、 除颤器 简易呼吸器 注射泵 4急救药品 常用的急救药品有:中枢兴奋药、升压药、降压药、强心剂、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药、止血药、止痛镇静药、解毒药、抗过敏药、激素类药、抗惊厥药、脱水利尿药、碱性药、及其它药液等。 抢救技术 (一)心肺复苏 指对心跳和(或)呼吸骤停者在开放气道下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将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1、基本生命支持。 2、进一步生命支持。 3、持续生命支持。 二、常用抢救技术1 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为现场急救,是心肺脑复苏(CPR)中的初始急救技术。 1、如何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2、BLS内容 3、BLS实施步骤 4、BLS有效指征 5、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 如何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1、如何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 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 皮肤苍白或发绀 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 伤口不出血 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大动脉搏动消失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超过10秒。 BLS技术的内容 2、 BLS内容 C: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频率:80~100次/min A:airway 开放气道 托颈压额法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频率:成人14一16次/min;儿童18—20次/min;婴幼 儿30-40次/min 3、实施 一、基本生命支持( BLS)。 1、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手法,深度,频率 2、开放气道: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 抬举下颌法,。 3、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气管插管。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应用辅助设备建立和维持有效呼吸和循环。 三、持续生命支持(PLS)。脑复苏,防治脑水肿。 BLS有效指征 4、BLS有效指征 病人呼吸、心跳恢复,在复苏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 能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大60mmHg 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处色泽转为红润 散大的瞳孔缩小 吹气时可听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 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 有尿 心电图检查,波形有改变 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 5、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 颈或脊柱损伤 胃膨胀 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肝脾脏撕裂、脂肪栓塞等 (二)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人工呼吸器是抢救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设备,它是用机械的方法维持和辅助病人呼吸的一种装置,目前,临床使用人工呼吸器比较普遍,常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呼吸管理。 目的: 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危重患者的护理 勤记录 勤思考 勤询问 勤观察 勤巡视 五勤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患者清洁卫生及生活护理 (1)眼的保护 (2)做好口腔护理 (3)做好皮肤护理 (4)维持肢体功能 3.补充营养和水分 4.排便异常的护理 5.注意安全 6.保持引流管通畅 7.监测生命体征 8.心理护理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低效 与呼吸道感染,分泌物黏稠积聚、咳嗽无力、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低热、食欲差、呼吸困难及机体的消耗增加有关。 (4)自理缺陷 与病人体力及耐力下降有关。 (5) 舒适度的改变 与呼吸困难,长期卧床有关。 (6)活动无耐力 与呼吸困难、氧供、贫血及耗氧有关。 (7)焦虑 与呼吸困难、病情危重及对预后不确定有关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消瘦有关 (8)睡眠型态紊乱 与呼吸困难、住院环境有关。 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 目标: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 护理措施: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合适的温湿度。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常为半卧位, 借助重力作用使隔肌位置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