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二化学选修4配套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反应热和焓变
(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___________,Δ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________。 [答案] (1)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代表新键生成放出的能量 代表反应热 (2)放热反应 小于零 判断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的两个常用关系: (1)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总和-反应产物的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总和。 (2)ΔH=反应产物的能量总和-反应物的能量总和。 (1)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可使碱略过量,是为了能使酸完全反应。 (2)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不能用稀醋酸代替盐酸,因醋酸是弱酸,醋酸电离出H+时吸收热量,所测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小于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3)在实验装置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 ①盐酸和NaOH溶液的配制浓度必须准确。为了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用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 ? ②宜用分刻度较小的温度计(如0.1刻度),且测量时应尽可能准确,可估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找准温度的最高点。 ③实验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4)计算中和热时进行的近似处理:忽略量热计的热容;认为溶液与水的比热相同;认为热容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例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右图所示,测定中和热时,大 小两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 小烧杯 B.若用5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 mL 0.50 mol·L-1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 C.实验时需要记录初始温度T1和最高温度T2 D.做一次实验根据公式即可得出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解析] 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能使反应进行完全,测得的中和热相等;需做2~3次求平均值。 [答案] C (1)对于本实验,让强酸和强碱尽可能地完全反应是减少误差的一个方面,所以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上下搅动,以防将温度计损坏。做好保温工作是减小误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选用玻璃棒,而不用铜丝。 (2)为减小误差,实验中可使其中一种反应物稍过量,使中和反应能充分进行。 (3)为减小误差,实验中应使用新制的NaOH溶液。 点 击 下 图 进 入 (1)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为反应热,用Q表示,Q0表示反应吸热,Q0表示反应放热。 (2)焓是表达物质具有能量多少的物理量,用H表示,其数值无法求得,大小与其物质的量(或质量)、状态、T、p等有关。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等压条件下反应热即为焓变。 (3)ΔH0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低于反应产物的能量;ΔH0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总和—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总和。 (4)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能量越低越稳定。 点 击 下 图 进 入 返回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和焓变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 (2)破坏旧化学键要 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时要 能量,当形成化学键所 的能量大于断裂旧化学键所 的能量时,化学反应会 能量。 旧化学键断裂 新化学键形成 释放 吸收 释放 吸收 释放 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 当化学反应在 下进行时,反应所 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表示符号 通常用符号Q表示。当Q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考数学人教B版课后作业81 直线方程与两条直线位置关系.doc
- 2013高考数学人教B版课后作业54 向量应用及向量与其它知识.doc
- 2013高考数学人教B版课后作业5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向量坐标表示.doc
- 2013高考数学人教B版课后作业61 数列概念.doc
- 2013高考数学人教B版课后作业51 平面向量概念与线性运算.doc
- 2013高考数学人教B版课后作业64 数列综合问题与数列应用.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第5章 第1节光干涉课时训练 鲁科版选修34.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光折射与全反射鲁科版选修34.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一辅导讲义+课后练习资源合理利用讲义.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复习2.3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 新人教版必修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