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屯小流域土壤理特性空间分布论文.docxVIP

高庙屯小流域土壤理特性空间分布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庙屯小流域土壤理特性空间分布论文

摘要土壤有机碳在缓和气候变化、改善土壤质量方面作用巨大,本文对延庆县高庙屯小流域内的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及对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采取典型取样法在流域内选取土样点126个,其中101个取样点分0~20cm,20~40cm取样,获取土样样本202个,另外21个样点只取0~20cm层土壤(因山上土层平均厚度只有20cm)。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均为中等强度变异,两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两层土壤有机碳最优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0~20cm层土壤有机碳呈现带状分布, 20~40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呈现出带状分布兼带有少量斑块,两层土壤有机碳值基本呈现一致性。(2)质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0~20cm土壤层土壤有机碳与粘粒含量呈现极显著负相关,20~40cm土壤层土壤有机碳与砂粒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与粉粒含量量呈现显著正相关,0~20cm层土壤中,砂壤土与粘壤土差异显著(P0.05),壤土壤与粘壤土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与高程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碳含量在不同高程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坡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与坡向无关; 0~20cm、20~40cm土壤有机碳与其对应的含水量都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且不同等级范围内的含水量下的土壤有机碳差异显著;0~20cm土壤中,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水分均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20~40cm土壤中耕地、林地、园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相应的含水量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3)0~20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林地草地耕地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园地,林地与耕地、草地、园地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20~40cm层中其大小关系则表现为林地其他类型用地耕地草地园地,此层土壤只有林地与园地土壤有机碳差异显著(P0.05);两层土壤间有机碳含量表现出耕地、林地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区内0~40cm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91 kg?m-2,这要比徐国策等研究的鹦鹉沟小流域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5.51 kg?m-2要高出7.26%,比林培松等、Weijun Fu等研究各自研究区的0-4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7.78 kg?m-2和7.86 kg?m-2) 要低,这可能与气温、水分、土地利用有关系。蚁伟明等的有关于阔叶林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水分会对土壤碳存储能力有限制作用,本研究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没有徐国策所研究的研究区高,使得其有机物质的代谢相对较慢,相比之下更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而林培松等、Weijun Fu等研究区降水和气温虽然比本研究区要高,但是其立地类型属于林地,而本研究区立地类型为混合类型,从而导致本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密度要较低。此外,植被情况、土地利用历史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关键字: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空间分布 地形 质地 水分 土地利用方式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study under small watershed of Gao Miao TunMaster Candidate:Xu Guilai (Major: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Directed by Zhang HongjiangABSTRACTSOC plays an impotant role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and improving soil quality. In this paper, we have estimated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under small watershed of Gao Miao Tun in Yanqing and studie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ical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study to take 126 sample plots, Including 101 sample plots having 0~20cm and 20~40cm layers and 21 sample plots only having 0~20cm layer. We obtained one sample from every layer of every sample plot, tota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