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芪高产优质新品种(系引进选育项目验收材料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扶持科研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GYC09-11)
黄芪高产优质新品种(系)引进选育
项目验收材料
完成单位:陇西稷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人:周 海
项目实施期:2009年-2013年
项目验收时间:2013年8月
二O一三年七月
稷丰种业黄芪良种选育基地
“黄芪高产优质品种(系)引进选育”项目基地材 料 目 录
一、黄芪高产优质新品种(系)引进选育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1
(一)黄芪新品种 (系)引进选育项目实施2010年总结 12
(二)黄芪新品种(系)引进选育项目实施2011年度总结 15
(三)黄芪新品种 (系)引进选育项目2012年工作总结 20
(四)黄芪新品系JX08-5-1选育相关照片 22
二、黄芪高产优质新品种(系)引进选育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24
(一)黄芪新品系JX08-5-1选育技术报告 34
(二)黄芪高产优质新品系JX08-5-1栽培技术规程 46
(三)黄芪优质种苗高效繁育技术总结报告 51
(四)黄芪种子优化繁殖技术总结报告 55
附件1 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60
附件2 品质检测报告 62
附件3 抗病性鉴定 65
附件4 科技查新报告 66
三、待发论文 68
(一)高产优质黄芪新品系JX08-5-1选育报告 68
(二)蒙古黄芪变异类型的表现性状比较研究 77
(三)黄芪高产优质新品系JX08-5-1育苗和成药栽培技术 83
一、黄芪高产优质新品种(系)引进选育
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一)项目来源
“优质黄芪新品种(系)引进选育”项目是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扶持科研攻关项目,2009年由陇西稷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和投标,经甘肃省农牧厅招标批准立项,并给予连续四年的经费支持,由陇西稷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主持,甘肃农业大学协作完成。项目计划起止年限为2009.1~2013.12。
(二)目的意义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重要常用中药材之一,历史上黄芪的产区,由四川向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直至东北黑龙江逐渐迁移的变化。以上各省至今仍为膜荚黄芪野生资源分布地。蒙古黄芪是膜荚黄芪的变种,野生资源在中蒙边境较多。山西栽种最早,据说有300~500年历史。栽培黄芪除了山西主产区之外,河北、内蒙、陕西、山东以及东北各省,或多或少都有种植。20世纪50年代前,黄芪年产销量约100多万kg。当时山西有家栽品,产量较小。药用主要货源依靠野生。
由于长期连年采挖,野生资源逐年减少。50年代平均年产量在150万kg左右, 60年代初黄芪供应十分紧缺。各地为了解决供应问题,因地制宜开发同科同属其它种的黄芪供药用,少数地区甚至以棉花根代替黄芪。60年代中、后期,国家鼓励采挖和种植黄芪,实行粮食、布票奖售收购,生产明显好转。70年代初,全国广泛推广种植黄芪,年产量由60年代200万kg年年上升。1978年达到1115万kg,当年销售770万kg。购销均创历史纪录。黄芪发展过快,经过调整、控制,80年代初,年产量下降为600万kg~700万kg。从70年代中期黄芪满足供应后,年销量基本稳定在600万kg~700万kg。1984年产量再次达到1130万kg新高峰。产量过大,销势疲软,使黄芪产销同步下滑。90年代后,年销量很不稳定,低时400万kg~500万kg,高时达1000万kg。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黄芪的产量跟着市场价格升降,时高时低,多余与紧缺并存。
20世纪90年代后,甘肃定西大量种植蒙古黄芪,现在产量已为全国第一。黄芪作为保健品,近10年里己广泛被人们重视,销量急剧上升。21世纪初,年销量已超过1000万kg,还在继续上升。
特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悠久的栽培技术,产于陇西、渭源、岷县和漳县等地的黄芪因质量好,药用价值高,商品性状好,具有道地性而闻名遐迩,被誉为“陇芪”。 2001年陇西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甘肃黄芪的栽培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份额的50%左右,以陇西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定西、通渭、岷县、漳县等地已有大面积的种植,黄芪业已成为甘肃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振兴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药材产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极大的促进了广大农民种植黄芪的积极性。2007年定西地区黄芪面积已达24.4万亩,总产量4.2万吨以上,产量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70%和40%,这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黄芪的品质问题日益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国内外医学和医药界对中药材的内在质量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已颁布实施,同时国际上已建立有40余家植物药研究机构,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已成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方向。选择中药材优良品种是“GAP”的核心问题。如能实现黄芪品种的优质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香泉镇张集初中儿童辍学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题报告最终稿.doc
- 香河公路管理沥青搅拌站天然气替代项目建议书.doc
- 香榭鑫都住宅楼盘销策划案.ppt
- 香港船舶及港管制规例.doc
- 香缇溪谷销策划书.doc
- 饲料生产艺流程培训.ppt
- 香蕉栽培标准示范区工作总结.doc
-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扶贫项目标书.doc
- 香飘飘奶广告策划.docx
- 香园杯优秀作品—文宝香园咖啡馆策划案.doc
- 1.“点线面”结合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docx
- 规范AI内容标识,共筑清朗网络生态——学习《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心得体会.docx
- 2.“加减乘除”工作法激活基层党建新活力.docx
- 3.“三个聚焦”赋能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docx
- 5.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需以“破”促“兴”.docx
- 建筑装饰行业深度复盘建筑十六年行情:政策筑基,主题焕新.docx
- 港股9月关注2季报板块的业绩分化.docx
- 海外经济与大类资产简评:机构买入视角,哪些行业更占优?.docx
- 军工行业专题研究报告:阅兵专题,新质战斗力集中亮相,装备体系化发展趋势明确.docx
- 极米科技智能投影领导者涅槃重生,第二曲线快速成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