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极拔除三尖瓣撕裂一例课件_1
208例 三尖瓣返流9.1%(19例),重度返流14例(6.7%) 该病例启示 起搏器更换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换后电极拔除困难,植入时间长,及时处理 警惕电极拔除后三尖瓣返流 10年以上电极导线拔除,手术应行食道超声监测(备用),中心静脉压监测。 谢 谢 zefengpku@163.com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电极慢性穿孔,(两根心室电极) 0.5% 死亡率 620根电极 321例患者电极拔除 电极拔除三尖瓣撕裂一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昃峰 李学斌 简要病史 患者男,64岁。 11年前因三度房室阻滞植入VVI起搏器。 1年因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 2月前出现起搏器囊袋渗液、破溃,无发热。 患者入院情况 入院心电图(起搏器依赖) 起搏:心室阈值4.5v(脉宽0.37ms)感知 : 3.0mv 导线阻抗: 422Ω 胸部X线片 11年前植入VVI 超声心动 RV RA LV LA Lead 超声心动 心脏CT Lead LV LA RV RA 治疗方案的选择经静脉拔除?外科开胸拔除?其他? 治疗策略 杂交手术方案 经静脉拔除+外科开胸直视保护 同时备用食道超声监测 术中图片 心尖 头侧 左 右 LV RV 术中牵拉导线右室心尖部凹陷同时应用机械鞘受阻于锁骨下静脉 头侧 左 右 心尖 术中备用心尖部补片 术中起搏器及导线取出经静脉拔除成功,无心脏破裂 术后1小时出现反复室速、室颤 床旁食道超声 RV RA 床旁食道超声 RV RA RV 临时起搏导线 收缩期返流入 右房的腱索 术中可见三尖瓣后瓣撕裂 三尖瓣撕裂 心包补片缝合三尖瓣 患者恢复后再次植入永久起搏器 讨论一:心脏穿孔、慢性穿孔 早期心脏穿孔的发生率为5%~7% 美国一项起搏器植入研究显示心脏穿孔总发生率为1.2% 急性穿孔往往伴随胸痛、电极刺激局部肌肉,血流动力学异常可以出现心包填塞的症状 迟发心脏穿孔症状不明显,可以仅表现为起搏及感知的异常。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1996, 19(3):288-292. VVI起搏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误入冠状窦、左室、电极导线穿孔 VVI起搏可以表现“假性右束支阻滞图形”,V1导联表现为类右束支阻滞图形(R波),而I导联却表现为左束支阻滞的图形即I导联无S波 假说: 间隔右室侧解剖及电学特性与左室相同 右室传导系统阻滞或右室心肌激动延迟 左右室之间存在不正常的传导通路 Chest 1985, 87(4):517-521 讨论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处理 讨论: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处理 患者老年男性 电极植入时间长(11年) 起搏器依赖(三度房室阻滞) VVI起搏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起搏阈值升高 影像学不能排除电极导线慢性穿孔 讨论三:电极拔除后三尖瓣返流 Sohail等研究,163例囊袋感染患者,经静脉电极拔除后,仅有2例需要外科处理。 Roux等研究,177例电极拔除患者仅1例需要外科修补。 电极拔除后超声研究,电极拔除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发生率为14.5%(45/311),其中仅2例发生血流动力学障碍。 J Am Coll Cardiol 2007, 49(18).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07, 3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