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与健康-中正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疾病与健康-中正大学

自我激勵 真的不錯喔! 可以如此控制情緒,他的注意已不是那麼重要了。 我可以不受先生的影響!真棒! 自動化的正向思考習慣 根據行為學派的理論,相信當你持續這樣做,你將擁有自動化的正向思考習慣 並經歷以下的歷程: 1.有意識的學習正向思考 2.提升正面情緒 3.提升自我功能 4.擁有樂觀的思考模式與態度 5.強化生命力! 正向思考練習行動 事件: 事件引起的負面想法: 1.這只是1事件—這只是…(誰、時間、地點…) 2.找第2個想法—新想法: 3.刪除負向想法—我願意放棄: 4.笑容展現—新心情、新行動、新結果是… 5.自我激勵一下—寫下對自己的肯定或從這件事得到的正面能力 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 經濟因素:就業狀況、收入水準 社會因素:教育程度、婚姻品質 人口因素:性別、年齡 文化因素:價值觀念、傳統習慣 心理因素: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 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等 政治因素:民主權利、參與機會 主觀幸福感的建構 誰比較快樂?如何決定? 心理參照水準:擁有 VS.享有 成就動機程度:想要 VS. 需要 個體安全感:放下 VS. 煩惱 謝謝您的聆聽 敬請提問討論 自我情緒管理 張菀珍 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暨高齡者教育研究所 主題大綱 情緒、認知與行為的關係 壓力的調適 自我情緒管理 理情治療 正向思考 主觀幸福感的建構 情緒、認知與行為的關係 情緒、認知與行為如同三角形的三個角,三者必須配合而非抗衡,才能使人的身心狀態處於平衡的狀態,如圖1、圖2。 情緒、認知與行為的關係 刺激事件本身是中性的,唯有主觀的認知評價才有好壞之分,而情緒反應就是由個人對刺激事件進行主觀的評價而來,進而影響後續的行為反應。 培養正確理性的認知及思考模式與正向穩定的情緒,才能產生適切的行為。 壓力的調適 (二)壓力之來源 心理因素 時間壓力 預期的壓力 情境的壓力 環境因素 許多壓力來自於生活事件的改變,即外在環境的改變 壓力的調適 (三)壓力與健康 我們的神經系統中有三個部份參與「應付壓力」的工作。 大腦皮質 邊緣系統 自主神經系統 壓力的調適 (四)成年期所面臨的壓力 工作壓力 家庭壓力 其他:遷居、災變、度假等 二、壓力的調適 (一)面對壓力之態度 (二)檢視對情境之認知 (三)培養機積極的人格特質 (四)建立c型的行為模式 (五)反向思考 (六)一分半鐘壓力管理 (七)放鬆和冥想 壓力的調適 負向情緒對成人的影響 負面情緒對個體的身心健康有極其不利的影響,當個體長時間積壓內心的焦慮、沮喪、鬱悶,卻缺乏適當管道紓解時,則會成為嚴重的情緒障礙,並引發不良的適應行為與反應,如人際關係疏離、無法與同事做適度的溝通、產生工作倦怠感、甚至嚴重者會喪失自我價值感等。 負向情緒的管理,不論是從心理和生理兩個面向,都可以經由成人的的主動參與學習,運用相關的外在訊息處理、外在情境認知轉變與自我思考歷程轉化,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 理情治療 理性情緒治療法(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簡稱RET),亦稱為ABC 理論,是一種自助式的心理輔導治療法,經常運用於情緒調適與壓力的防治上。 Ellis認為情緒困擾係肇因於非理性的內在信念,因此,改善個人內在的認知信念系統與態度,有助於消除個人情緒困擾與情緒壓力。 理情治療法的目標在於教導個人辨認思想中不正確的部分,並對自己及所處環境重新獲得正確的認知。 理情治療 1.「A -> B -> C」一般反應模式。 2.「 A -> B -> D -> E -> F」理情處理模式。 A(Activating event):指發生的事件、事實、或態度、行為反應等。 B(Belief):一個人所抱持的信念。 C(Consequence):指反應的結果,包括情緒或行為上。 D(Disputing intervention):駁斥的干預。 E(Effect):效果。 F(New feeling):新的感覺。 理情治療 一般人在認知上容易產生的非理性認知與信念包括以下五點: 1.我「必須」被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所接納、所關愛。 2.我「必須」完美的執行重要任務。 3.別人「絕對」要公平、和善、體貼的對待我。 4.如果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是很糟糕、無法忍受的。 5.逃避困難與責任比承擔要容易得多。 理情治療 理情治療實務諮商工作的應用步驟: 1.幫助當事人找出導致困擾的非理性信念,譬如:「我一定要贏得冠軍」、「如果輸了,我就完了」等。 2.詢問當事人非理性信念所造成的後果,通常愈在意結果,愈容易導致失常。 3.分析思考中不合邏輯的地方,解釋非理性信念造成不當情緒及行為之歷程。 理情治療 4.以具有證據的事實、理性的觀念說服當事人,改變其非理性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