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珠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染色体不稳定性观察研究.ppt

徐俊珠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染色体不稳定性观察研究.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俊珠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染色体不稳定性观察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染色体 不稳定性的观察研究 研究背景 银屑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估计值在60%~80%之间 通过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共发现了8个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被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收录(OMIM),分别命名为:PSORS1(6p21.3)、PSORS2(17q)、PSORS3(4q)、PSORS4(1q cen-q21)、PSORS5(3q21)、PSORS6(19p)、PSORS7(1p)、PSORS9(4q31) 研究背景 银屑病染色体的改变 张伟华等报道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明显增高;主要为多倍体和亚二倍体 Enerback 等报道20 /477例无亲缘关系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存在染色体结构畸变,其中有3例都涉及到11q 研究背景 银屑病与白血病的相关性 银屑病继发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与原发性白血病改变相类似 Soderberg等报道银屑病与白血病存在正相关,(OR=1.6, 95%CI为1.3-2.1),尤其是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密切相关 研究背景 银屑病与白血病的相关性 临床资料的收集统计发现银屑病主要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 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存在染色体的特异性改变t(15:17) (q22;q21),还存在其他染色体的结构改变;如t(7;11) 、t(8;11)等 研究背景 银屑病与白血病的相关性研究 乙双吗啉致白血病学说-治疗相关性白血病 1985年WHO就正式通告禁止使用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在2002年明令禁止使用 研究内容 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实验 比较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以及初发的和经过系统治疗的银屑病患者的染色体改变情况; 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细胞遗传学水平了解银屑病患者遗传物质的改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使我们对银屑病发病后的发展及转归有更深入的认识,指导银屑病的临床治疗 研究对象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选取06年2月至08年2月,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协和医院皮肤科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0岁-65岁,根据临床资料分为初发组(18例)和系统治疗组(22例) 正常对照组 门诊健康体检者16例,年龄18-55岁,无恶性肿瘤病史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 实验方法 观察指标 中期染色体制备显带及核型分析 数目异常:超二倍体、亚二倍体、多倍体 结构异常:易位、缺失、插入、衍生染色体等 核型异常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1995》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染色体末端交换记一次,臂内交换记两次,着丝粒部位发生的交换记一次 SCE频率作为统计指标:平均每个细胞的SCE数 结 果 中期染色体G显带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 (1).40例银屑病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组均成功制备中期染色体G显带标本 (2).40例银屑病患者及16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G显带分析均未发现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的异常 结 果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实验结果及分析 (1)40例银屑病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组均成功制备中期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标本。 结 果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实验结果及分析 结 果 三组人群的SCE频率的比较 结 果 讨 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各种染色体重排的经典的基本细胞遗传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标本均成功制备中期染色体,分裂相多,显带清晰,为实验结果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某些小克隆异常和涉及微小片断的易位不易检出 讨 论 银屑病患者染色体的改变情况 卢汉波等发现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脆性部位明显高于正常人 张伟华等发现8/14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明显增高,其中5例为多倍体增高,3例为亚二倍体增高,但染色体G显带未见结构异常 王君利等发现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裂隙和断裂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人 Enerback等发现20/477例无亲缘关系的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存在染色体结构畸变,其中有3例都涉及到11q 讨 论 在研究的40例银屑病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组均未发现结构和数目的异常,这与我们复习的文献资料有差异 推测可能与我们选择的银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也提示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是一个遗传物质处于动态修复的过程,这与银屑病的反复发作是一致的 讨 论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BrdU作为核苷酸的前体,BrdU对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