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课件_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病因 耳石由碳酸钙结晶组成,位于蛋白基质中,有特征性的形状和大小。至今还不知道什么因素能够控制其形状与大小。最近在条纹鱼发现了一个新基因,对鱼类耳石的形成起关键作用。这种基因产物Starmaker是耳石的有机蛋白基质成分之一。已经证明,逐渐下调Starmaker基因的活性可以改变耳石的成分。耳石的栅状结构改变可以使耳石发生形态变化(从球状变成星状)。Starmaker浓度下降可以加剧碳酸钙结晶的生长失控。 病因 从动物实验来看,出生后耳石的生长应该停止,而且数目也不再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是中老年,耳石的数目特别是在球囊逐渐下降。前庭暗细胞可以吸收自由活动的碳酸钙结晶。推测,这种情况可能是吸收变性的耳石。这种钙移交可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参与耳石的再生以及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耳石吸收钙的能力下降。70岁以上的人约有1/3有过1次或者多次症状。内淋巴液对于这种变性的耳石的溶解能力可能是自愈的原因。现在药物学上尚无法完全解释耳石的物质代谢过程。 临床症状 Lindsay和Hemenway报告了多例患者,在单侧急性前庭功能丧失数天~数月后,在患侧发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种疾病现在也被称为Lindsay-Hemenway综合症。大多数不用特殊治疗,可以自行恢复。这是否是一种炎性反应,还是病毒引起的症状,至今还不清楚。 临床症状 Parnes和McClure以及Welling在进行后半规管填塞术时观察到,后半规管中有颗粒存在(“自由浮动的颗粒”),为解释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证据。但是现在还不能通过MRI检查客观地在眩晕发作时看到内淋巴腔或囊斑。 临床症状 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一个或多个半规管的耳石松动。原因可能是头部外伤、耳石变性或者其他的内耳疾病所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常常在夜间床上转头或者体位变化、快速卧床或站立时发生眩晕。患者自述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眩晕,有潮起潮落的感觉,一般不超过1分钟。 临床症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症状有多种变异,它取决于哪个半规管发生耳石的松动,和哪一侧。 绝大多数发生于后半规管(约90%),原因是尾侧的脚在所有半规管的位置最低。由于重力的作用,来自椭圆囊的耳石很容易到达那里。 水平半规管和上半规管少见(5~10%)。文献中报告的122例耳石症中,有110例发生于后半规管,10例位于水平半规管,仅有2例见于上半规管。 临床症状 耳石症也可以双侧发病,特别是颅脑外伤后。也可以发生于一侧2个不同的半规管(治疗后从后半规管进入水平或上半规管),但很罕见。这种情况下诊断非常困难。这个时候应该想到,如果眼震反应不典型,可能是容易与良性震发性位置性眩晕相混淆的位置性眩晕的不典型的变异。 诊断 定位后半规管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必须(在暗室中)带上Frenzel眼镜进行Hallpike体位检查。典型的一侧后半规管的病变,在经过数秒的潜伏期后,出现朝向下面(向地性),或者患侧的水平或扭转性眼震,持续时间少于1分钟。伴随的眩晕感觉是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重新恢复体位后眼震的方向相反(眼震)。头位突然静止能够增加出现眼震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高眩晕的强度。错误的头位变化手法(未转动,或转动不够)可能引起双侧后半规管病变的假象。 诊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反复重复诱发试验可以出现疲劳(适应),不再出现眼震,数小时后才可能恢复。因此如果病史特点明确,即使位置性眼震未引出来,诊断仍应首先考虑此病。如果短时间内刚刚发作;多次眩晕发作,可以出现眼震疲劳,位置试验可能不能引出眼震。耳石症的诊断必须借助其他前庭功能检查方法来避免适应的因素。由于症状大多在患侧更为明显,常常通过试探才能发现。可疑的患侧首先要进行Hallpike体位检查。 诊断 用Hallpike体位检查也可诊断上半规管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表现与后半规管正好相反,垂直的眼震不是向地性的,而是向天(上)性。 诊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很少见于水平半规管,其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眩晕的症状是在平卧时,在身体纵轴转头时发生。诊断时让病人仰卧,头向可疑的患侧快速转动90度,如果是水平半规管的耳石症则会出现单纯的水平性眼震,方向超向患侧。症状比后半规管的耳石症明显,但是潜伏期较短。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疲劳的倾向。因此检查时要先做后半规管的检查,然后再作水平半规管的检查。 诊断 如果耳石直接位于壶腹顶(壶腹顶耳石症)而不是游离于内淋巴液中,可以观察到在检查的患侧出现向天性眼震。眼震最大强度(和眩晕)同时指向患侧。右侧壶腹顶耳石症(向地性眼震),左侧的水平半规管的耳石症(向天性眼震)眼震最大强度的方向指向左侧。显然是一种一些小块耳石的凝聚现象。这种类型的眼震强度较大最早认为是水平性的前庭动眼反射的敏感度和强度更高引起的。 诊断 在临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