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战国时期的历史巨变与中华新传统:韩非子.pptVIP

第六讲:战国时期的历史巨变与中华新传统:韩非子.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战国时期的历史巨变与中华新传统:韩非子.ppt

(1)韩非的发现 法家出于理官。(《汉书·艺文志》)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太子即位,有人告曰)“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一》 公孙鞅之治秦也,设告相坐而责其实,连什伍而同其罪,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而张仪以秦殉韩魏。惠王死,武王即位,甘茂以秦殉周。(接下页) (接上页)武王死,昭襄王即位,穰侯越韩、魏而东攻齐,五年而秦不益尺土之地,乃城其陶邑之封;应侯攻韩八年,成其汝南之封;自是以来,诸用秦者皆应、穰之类也。故战胜则大臣尊,益地则私封立,主无术以知奸也。商君虽十饰其法,人臣反用其资。故乘强秦之资,数十年而不至于帝王者,法不勤饰于官,主无术于上之患也。(《韩非子·定法》) 项梁有栎阳逮,蕲狱掾曹咎书抵司马欣而事得免。其他请托公行、货贿相属、而不见于史者,不知凡几也。项梁,楚大将军之子,秦之所尤忌者,欣一狱掾,驰书而难解。则其他位尊而权重者,抑孰与御之?法愈密,吏权愈重;死刑愈繁,贿赂愈章;涂饰以免罪罟,而天子之权,倒持于掾史。南阳诸刘屡杀人而王莽不能问,皆法密吏重有以蔽之也。(王夫之《读通鉴论·二世》) (西汉酷吏杜)周为廷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伺候。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征见其冤状。客有让周曰:“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故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史记·酷吏列传》,第3153页 ) 1. 韩非的“定义”: “申子之书言人主当执术无刑(形),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故号曰‘术’。”(裴骃《史记集解》引《新序》语) 按:术即刑名之法术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术者,因任(太田方:任,能也)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定法》) (1)文官任用法:“因任(太田方:任,能也)而授官”。根据能力而任用官员。 (2)行政管理法:正名——“十言十当,百言百当者,人臣之事”。“其名正则天下治”“其名倚则天下乱,是以圣人贵名之正也”。(《申子·大体》) (3)官吏考绩法:“循名而责实”。根据职务来检验行政业绩。言行一致,职事相当。贵当。 (1)等距:夫一妇擅夫,众妇皆乱,一臣专君,君臣皆蔽。故妒妻不难破家也,乱臣不难破国也。是以明君使其臣,并进辐凑,莫得专君。(《申子·大体》)( 《左传》襄公三年:“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杜预:荡荡,平正无私) (2)藏拙:故善为主者,倚于愚,立于不盈,设于不敢,藏于无事,窜端匿疏,示天下无为,是以近者亲之,远者怀之。示天下有余者,人夺之;示天下不足者,人与之。(《申子·大体》) (3) 混沌:申子曰: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其知见,人惑之,不知见,人匿之。其无欲见,人司之;其有欲见,人饵之。故曰:吾无从知之,惟无为可以规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二》) (4) 独断: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二》) (1)“挟智而问” “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韩非子·难三》) 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诚不。(《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上·说六》) 韩昭侯使骑于县,使者报,昭侯问曰:“何见也?”对曰:“无所见也。”昭侯曰:“虽然,何见?”曰:“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昭侯谓使者:“毋敢洩吾所问于女。”乃下令曰:“当苗时,禁牛马入人田中固有令,而吏不以为事,牛马甚多如人田中,亟举其数上之,不得,将重其罪。”于是三乡举而上之。昭侯曰:“未尽也。”复往审之,乃得南门之外黄犊。吏以昭侯为明察,皆悚惧其所而不敢为非。(《韩非子·内储说上·说六》) 蒋重跃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一)时代课题: “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与“上下一日百战” 1. 经济:铁器普及、私田扩展、城市繁荣,商业发达,信贷活跃 2. 文化:风气开通、教育进步、思想深化 3. 社会:社会变动剧烈,个人自由扩大 (1)贵族:宗法制解体下上层集团影响的日渐缩小 (2)齐民:宗法制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