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植物保护
附件4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植物保护 专业名称 植物病理学 专业代码 090401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06年7月12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植物病原学 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理,特别是粮食作物、蔬菜、烟草、柑桔等病害的病原物,为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 分子植物病理学与植物病生理学 研究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植物感病后的结构及生理变化特点,植物抗病及病原物致病的分子机理,特别是对植物病害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 3 有益微生物利用 研究植物有益微生物的开发与利用等;特别是植物有益细菌的开发与利用。 4 植物病害检疫和外来有害生物风险预警 研究农林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机理、流行规律及控制基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等,特别是对外来病原物快速、准确的检测。 5 植物病害流行及综合治理 研究植物产前、产中和产后病害发生规律与机制,在农业生态系中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使其不利于病原物或者使其对病原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发生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身体健康。~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32学分
其中必修 25 学分,选修 7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001 第一外国语 1 80-140 5 研究生院 考试 110000000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72 3 研究生院 考试 平台课 1109040111 植物保护学研究方法 1 60 3 王进军等 考试 1109040112 植保研究生班讨论 1-4 80 3 王进军等 考试 专业课 1109040121 分子植物病理学 1 50 3 青玲等 考试 1109040122 真菌学 1 50 3 谭万忠等 考试 1109040123 高级生物化学 1 60 3 研究生院 考试 选
修
课 1109040151 植物病原细菌学 2 40 2 肖崇刚等 考查 1109040152 植物病害检验检疫技术 2 40 2 青玲等 考查 1100000040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50 2 研究生院 考试 其他相关专业课程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 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并做至少1次学术报告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3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中期考核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不计学分,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 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 普通植物病理学 1 50 不计学分 农业植物病理学 1 50 不计学分 植物化学保护 1 50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注 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4、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增设“教育科学通论”、“现代教育技术”为必修课,免除“学术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二项必修环节
5、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免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增设“中国概况”为必修课。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学位授权点监督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培养方法为以导师为主的集体培养,充分发挥导师与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开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少年中国说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 (2024年高考真题)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docx VIP
- 小学六年级全册体育教案.doc VIP
- 2024年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2025注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前必背笔记.pdf VIP
- 2025年小学生软笔书法兴趣培养的研究[五篇] .pdf VIP
-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说课.pptx VIP
- 碳捕捉与封存(CCUS)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与挑战研究报告.docx
- 2023年月嫂资格证考试《母婴护理师、母婴保健师》知识题库(含答案).pdf VIP
- 航天飞机任务2007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