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卫生和保育第四章 学前儿童疾病及其预防
1、蛲虫病的传染途径:经饮食传播 2、蛲虫病的症状: 3、蛲虫病的预防: (1)教育小儿食前洗手,不吸吮手指 (2)要避免重复感染。宜穿封裆裤,睡前涂治绕虫的药膏,勤换洗内裤、床单,常晒被褥。 (三)钩虫病 1、钩虫病的传染途径:经皮肤进入人体 2、钩虫病的症状: 3、钩虫病的预防: (1)粪便无害化,以杀灭钩虫卵 (2)治疗病人,减少传播 (3)防止钩虫的幼虫侵入皮肤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与传染病有关的知识 讨论:传染病是怎样进行传播的?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4、流行性 (三)传染病病程发展的四个环节 1、潜伏期阶段 2、前驱期阶段 3、发病期阶段 4、恢复期阶段 (四)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病患者 1、传染源 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医源性传播。) 3、易感人群 二、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1)早发现: ? 学前儿童入园前要进行体检,入园后每年要体检两次。 ? 教师和保育员在晨检时,注意观察或检查学前儿童身体状况,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也要随时注意观察学前儿童的体温、大小便、进食和精神状态,以便及时发现患儿。 ? 对教师、保育员、炊事员等工作人员也要每年定期体检。 (2)早隔离 (3)早报告 我国的《传染病管理法》中规定了35种传染病应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 甲类传染病有鼠疫、霍乱,要求城市在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要报告疫情; 乙类传染病有白喉、麻疹、百日咳、传染性肝炎、爱滋病、梅毒、淋病、菌痢等24种传染病,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要报告疫情; 丙类传染病有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食物中毒等,不得超过三天报告疫情。 (4)早诊断、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卫生、消毒 3、保护易感者 (1)特异性措施,即通过预防接种,使学前儿童体内产生对某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这是一项最有效的重要措施。 (2)非特异性措施,包括体育锻炼,加强营养,以增强学前儿童体质,提高对传染病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流感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1、病因: 流感病毒引起。 空气传播。 2、症状: 发病急,寒战,体温可达39C以上,伴有头痛、倦怠乏力、关节酸痛等 3、护理 卧床休息 多饮水,吃有营养、好消化的食物 增强体质 4、预防 锻炼身体,加强营养; 室内空气流通; 流感时避免外出。 (二)腮腺炎 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1、主要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 2、症状 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 (三)护理 1、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饮食以流质、软食为宜 3、本病可采用中草药治疗(板蓝根冲剂) (三)猩红热 1、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2、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3、猩红热的特别症状:皮疹之间的皮肤为猩红色,用手按压红色可暂退;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呈现一条条红线;“杨梅舌” 4、猩红热的护理 需用抗菌素彻底治疗,用法应遵医嘱 病人需卧床休息 常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病后2-3天要检查尿 (四)百日咳 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3个月以下婴儿仍有较高发病率。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好发季节:四季散发,以冬春季发生率最高。 主要表现:宝宝有阵发性咳嗽现象,呈痉挛性咳嗽,可持续1~2个月以上。剧咳可导致宝宝面部皮肤出血点、眼结膜出血、鼻出血甚至颅内出血。新生儿、婴儿患百日咳常无典型痉挛性咳嗽,往往在咳了2-3声后出现憋气、呼吸停止、头面部及全身皮肤因缺氧而发红、紫绀,甚至窒息、惊厥等。 1、专人护理。一阵阵咳后,宝宝如果脸色发青,要立即请求抢救。 2、居室通风、清静、无烟尘刺激为好,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在宝宝身边放一个容器,以便他有痰咳出或咳后有呕吐物,容器用后用水洗净,以确保感染不致扩散。 3、和宝宝一起玩或看看图画书,让宝宝保持快乐的心情,分散他的注意力,以减少阵咳的次数,但不能让他太兴奋和疲劳。 4、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止咳药,不祛痰而强行止咳是很危险的! 5、如需喂奶或如喂奶时宝宝发生阵咳,你一定要等阵咳过后再喂,痉挛性咳嗽时要防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