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课程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雨巷》教学实录(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自我化解文字障碍,初步了解丁香的生态[色、形、质]特征。2.结合注解,通晓基本意象,熟读成诵。)师:请看屏幕(呈现戴望舒图像),这个人认识吗?生(齐):戴望舒。跟书上印的脸相很相似。师:大家对他的脸熟悉了,对他“雨巷诗人”的来由知多少?(三位同时举手,走向最先的同学。)请你说,但要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生:我查过,大体是说:戴望舒《雨巷》一诗奠定了他此后诗作的特色。生:还有,形成了戴望舒的独特风格,所以称他为“雨巷”诗人。师:那我们一起沉浸《雨巷》,品品诗作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活动一:听读1.初听———感知诗的基调师:同学们合上书,沉静着听。(选配与诗歌格调相似的背景音乐,教师临场诵读。)同学们听了,感觉到了什么吗?(只提醒不要求回答)2.再听———整理初步感知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边看边听,将初听的感觉整理一下。如:①整首诗的感情基调;②诗中主要意象及其各自特点;③意象中寄寓的大体情感;④诗的音乐美。(“再听”时放教师诵读的录音,配背景音乐。)活动二:交流师:诗中写到的意象有哪些?大家一起说,按先后顺序。生(合):“我”,小巷,姑娘,春雨,纸伞,颓墙。师:这些构成的就是诗的意境。将分散的意象有机整合起来,形成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哪位能概述一下?生:“我”撑着油纸伞在寂寥的雨巷中“悠长”地徘徊,希望能见到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来了,又去了。“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见到那个姑娘。生:你的概述把“丁香”的修饰语丢了,应该是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忧愁的姑娘。生:你也丢了。生:我丢什么了?生:你把姑娘来时的诗意给去掉了。师:是吗?姑娘是怎么诗意地来?生:姑娘终于来了,也撑着伞,梦一般凄婉地来,梦一般迷茫地去。(一副陶醉状,引起满堂笑声。)生:“我”仍旧希望见到的那位,还是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生:不是“见到”,是“飘过”。(再作陶醉状,引发笑声。)师:鉴赏须有想象、联想陶醉其境,他进入状态了,祝贺他!(掌声起)故事发生在雨巷,诗中雨巷具有什么特点?用关键词说话。生:悠长,狭窄而寂寥。生:“我”一直撑着伞,可见一直下着雨。生:一直下雨,说明光线阴暗。师:雨巷“长”,“窄”,“寂”,“暗”(板书)。“我”在这样的巷中举止情态怎样?生:孤独彳亍着?师:“彳亍”是什么意思?生:徘徊不离去。师:为何不离去?生:因为他要等丁香一样的姑娘。师:就是说“我”在“寻求、期待”(板书)。这么说来,这是一首爱情诗了?生:老师您说呢?师:请研读背景材料,我们一起推断。活动三:研读师:屏幕显示一(教师读,学生听):戴望舒1925 年进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时期,接触了不少革命志士,在大革命时期(1926 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年2 月遭拘捕,经保释后又遭通缉,先后避居于杭州与松江。《雨巷》作于大革命失败之际,当时的现实是:革命者被害,进步者受屈,满街狼犬,一片黑暗。《雨巷》之后,戴望舒连续写了《断指》《我的回忆》,纪念在大革命中英勇献身的志士。1941年,戴望舒被日寇下狱,写下了民族正气篇《狱中题壁》。(学生自发分组研讨,教师点拨、指导。)生:我觉得诗中的“雨巷”是指革命道路。生:我也这么看。戴望舒向往革命,倒数第三段“走进这雨巷”,可能是希望走向这革命的道路。师:你们二位是说“雨巷”具有象征意义?生:是的。师:象征能够成立是因为本体与象征体之间存在相似性。请回顾刚才读出的“雨巷”特征是什么?生(合):“悠长的”“寂寥的”“阴暗的”“凄清的”,“颓墙”。师:革命道路是坎坷的,艰难的,但它的前途终究光明,怎是“阴暗”“颓废”的?生:“雨巷”与“革命道路”意象不合,我们理解错了。生:“雨巷”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倒是很相似的———阴沉、黑暗、颓废、悠长。师:大家以为呢?生(合):同意。师:这下思路找对了。现代诗鉴赏同样要借助古诗形象思维的方法,即通过具体的形象感悟抽象的思维内容。请看屏幕:形象:景、物、人、事抽象:情、志、理、趣形象与抽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格调(色彩、品质、情调)一致。以刚才赏析为例。(屏幕显示)雨巷:阴暗、悠长、寂寥(形象)社会:黑暗、漫长、颓废(抽象)抽象内容的依据有两个。一是背景,包括社会背景和个人处境,因为背景决定心境,心境决定物境,也就是说诗人先是缘情择物(景、事),然后借物(景、事)抒情(言志),所以诗的景语皆情语。借用这个思路,大家赏析诗中“我”与“姑娘”的意蕴。生:按背景理解,社会像“雨巷”一样阴暗漫长,那“姑娘”就是美好的象征了。生:那“我”寻觅那个“姑娘”,就是寻觅着美好了。师:“美好”是否太宽泛了?生:我以为“丁香姑娘”是美好理想的象征,“我”寻觅姑娘,实际上是寻觅美好理想。背景材料证明,诗人一直在寻求革命理想。师:“寻求革命理想”的依据呢?生:背景材料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