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教学(重庆医科大学)2败血症2012课件.ppt

传染病学教学(重庆医科大学)2败血症2012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教学(重庆医科大学)2败血症2012课件

周智 CQMU Septicemia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CQUMS Zhou zhi 患者,男,43岁,1+月前患者因胃癌(印戒细胞癌)在普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伤口I期愈合,并用丝裂霉素、5-Fu完成1个疗程的化疗。然后出院在院外行第二个疗程的化疗,化疗过程中有明显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降低。化疗刚结束,患者出现低热(体温37.5~38oC),腹泻稀水样便,每天10余次,无脓血,粘液少,伴轻度里急后重。一天前出现暗红色、水样便再入外科。 入院查体 T 37.50C、P 100次/分、R30次/分、BP 13/9kpa,消瘦面容,神清,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肝脾未发现异常,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及反跳痛,肛指检查无异常。血常规:HB 108g/L、WBC 1.88?109/L, N 61.2%,PLT 66?109/L大便常规:稀水样,无脓血,少许粘液,RBC 2~3个/HP,脓细胞0~5个/HP,OB( ++),肝功、肾功、血清电解质均正常。 先后给予先锋必、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治疗5天后,患者腹泻加重每日达40~50次,无粪质,淡黄棕色,粘液少,红细胞+ ~ ++,脓细胞+++,体温达38.5 ~ 39.5oC之间,一般情况很差,极度消瘦,转入传染科。 ??? 一、概述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血流感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神志改变。 二、病原学 三、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 发病机制 人体因素 细菌因素-产生致病物质:酶和毒素 金葡菌 多种酶和外毒素(血浆凝固酶、α-溶血毒素、杀白细胞毒素、肠毒素等) 革兰氏阴性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蛋白酶、杀白细胞毒素、磷脂酶C及外毒素A 肺炎球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临床表现 (一)败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原发病灶:疖、痈或脓肿 毒血症状: 寒战、高热 皮疹: 瘀点多见, 关节症状:红肿、疼痛和活动受限 肝脾肿大: 迁徙性病灶:以金葡菌和厌氧菌等所致的败血症多见,皮下脓肿、肺脓肿、骨髓炎等。 (二)不同致病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1、金葡菌败血症 (1)男性青壮年多见,病前健康状况好, (2)原发病灶以皮肤疖痈、破口或扭伤等多见, (3)起病急,临床表现典型,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1℃,皮疹多见,20%的人关节症状明显。 迁徙性损害是金葡菌败血症最突出的特点。约50%的患者出血迁徙性 病灶,以肺脓肿、肝脓肿、 化脓性脑膜炎、骨髓炎及皮 下脓肿多见。8%的患者可出 现心内膜炎。 感染性休克少见 2、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1)患者一般情况差,免疫功能低下,院内感染多见, (2)入侵途径以泌尿生殖道、肠道和胆道等为主,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常由呼吸道入侵。 (3)双峰热、相对缓脉多见, (4)40%的患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5)易发生DIC、多器官功能衰竭。 3、厌氧菌败血症 (1)、占败血症致病菌的7-20%,主要致病菌为脆弱类杆菌, (2)、有严重的基础疾病, (3)、入侵途径以胃肠道、泌尿生殖道为主,其次为褥疮溃疡和坏疽, (4)、易出现黄疸、血栓性静脉炎和迁徙性损害。 4、表皮葡萄球菌:常见于体内异物留置后,以院内感染多见。 5、真菌败血症 基本为院内感染,多发生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激素、广谱抗菌素、肿瘤化疗、血液透析等患者。多发生在严重疾病的后期。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临床表现常常被原发病遮盖。 6、肠球菌败血症: 占院内感染败血症的10%,多绝大多数抗菌素耐药。 (三)特殊类型的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 老年人败血症 烧伤后败血症 医院内感染败血症 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鉴别 G+C G-B 发病年龄 儿童,青壮年男性 女性,50岁以 上老年人 环境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与体液有关 病史 常有体表炎症 内脏炎症, 慢性基础病 发热 高热,但寒战少见,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