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课件_3.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课件_3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福建省立医院骨科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期的症状消失后,一般情况好转,但病变持续,转为慢性期。 由于死骨形成,较大死骨不能被吸收,成为异物及细菌的病灶,引起周围炎性反应及新骨增生,形成包壳,故骨质增厚粗糙。如形成窦道,常经年不愈。如引流不畅,可引起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 在病变不活动阶段可无症状 骨失去原有形态 肢体增粗及变形 皮肤有窦道口,长期不愈合,有脓液及死骨排出,死骨排出后窦道口闭合,炎症消退, 急性发作数月,数年一次。 X线证实有无死骨形状、数量、大小和部位及包壳生长情况 病史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史,治疗不及时 外伤史 临床上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反复发作。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引起发作。   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X线照片可显示死骨及大量较致密的新骨形成,有时有空腔 特别是有经窦道排出过死骨,诊断最易. (一)结核性骨髓炎 一般多侵入关节,病史较缓慢,有结核病或结核病接触史等。X线片显示以骨质破坏为主而少有新骨形成。 (二)骨样骨瘤 常易诊断为局限性脓肿,但其特征为经常性隐痛,夜间疼痛较重,局部压痛明显,但无红肿,少有全身症状,X线片可进一步提供鉴别依据。 (三)骨干肉瘤 局部及X线片表现偶可与骨髓炎混淆,但根据发病部位、年龄,临床表现及X线片特征可资鉴别。 药物应用宜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如有急性复发,宜先按急性骨髓炎处理,加强支持疗法与抗菌药物的应用,必要时切开引流,使急性炎症得以控制。 无明显死骨,症状只偶然发作,而局部无脓肿或窦道者,宜用药物治疗及热敷理疗,全身休息,一般一、二周后症状可消失,无需手术。 手术治疗 原则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称为病灶清除术 手术指征: 有死骨形成,有死腔及窦道流脓者,均应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症: 1、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清除术,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积脓时宜切开引流。 2、大块死骨形成而包壳尚未充分生成者,过早取掉大块死骨会造成长段骨缺损,该类病例不宜手术取出死骨,须待包壳生成后再手术,但近来有在感染环境下植骨成功报告。 手术前窦道液体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术前2天开始抗生素。 每个手术 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清除病灶 消灭死腔 伤口的闭合 奥尔(orr)氏开放手术法 2、消灭死腔的方法: A、碟形手术 目的在清除病灶,消除死腔,充分引流,以利愈合。 彻底去除窦道、疤痕组织、死骨、异物,乱除死腔中的肉芽组织,切除不健康的骨质及空腔边缘,使之呈碟形。 但应注意不可去除过多骨质,以免发生骨折。 并注意少剥离骨周围软组织如骨膜等,以免进一步影响循环妨碍愈合, 伤口不予缝合,用油纱布填充,外用石膏固定。2周后更换石膏,以后每4~6周更换一次,直至愈合  此法有一定缺点即伤口长期不愈需多次换石膏,臭味较大,邻近关节被固定过久,引起僵硬,肌肉萎缩,疤痕也较大。在小部分病人,如软组织缺损过大,或不能缝合皮肤时,仍有使用价值。 B、肌瓣填塞 C、闭式灌洗  伤口内放两根细导尿管或塑料管,术后其中一根用生理盐水滴注引流(图3-198),每1000毫升生理盐水内加青霉素80万单位,一日约2000毫升,另一根作负压吸引。 E、不重要的部位慢性骨髓炎(腓骨、肋骨、髂骨)可切除 F、窦道、皮肤癌变者可截肢 伤口应一期缝合,并置负压吸引管 伤口不能闭合,窦道不能消灭的原因是病灶清除不彻底与不能消灭死腔 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为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多见儿童,好发于髋膝关节,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细菌进入关节途径: 血源性传播: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病灶 邻近关节附近的化脓性病灶直接蔓延至关节腔 开放性关节损伤发生感染 医源性:关节手术后感染 原发化脓性病灶表现可轻可重,一般有外伤史。 全身症状: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体温39度以上 局部症状:病变关节迅速出现疼痛,功能障碍,浅表关节如膝肘踝关节局部经肿热痛,明显。关节处半屈曲位。深部关节如髋关节感染时,局部肿胀、疼痛,但红热不明显 化验: WBC 中性 ESR 关节液:镜检多量脓细胞,涂片作革兰氏染色可见成堆阳性球菌。 根据全身与局部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难诊断,关节穿刺和关节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