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化学分析)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第三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
AAS是基于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的谱线(通常是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一、AAS的发展概况
1802年渥拉斯通(W.H.Wollaston)指出太阳光谱中存在着许多暗线。
弗兰霍夫(J.Fraunhofer)详细研究了这一现象,将这些线称为弗兰霍夫线。
1832年布鲁斯特(D.Brewster)认为弗兰霍夫线可能是由于光源温度低的气体吸收了光源发出的光的缘故。
1860年本生(R.Bunsen)和克希霍夫(G.Kirchaff)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及其伴随的自蚀现象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克希霍夫定律:所有气态物质都吸收与其发射光波长相同的光。描述了吸收与发射光谱之间的关系,成为光谱化学分析的基础。
1953年沃尔什(A.Walsh)首先提出将原子吸收光谱应用于化学分析的见解。并于1955年发表了首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论文。
1955年沃尔什展示了第一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959~1961李沃夫(B.V.L’vov)发表了电热原子化原子吸收分析报告
1965年威利斯(J.B.Willis)成功地将氧化亚氮-乙炔火焰用于原子化法
随着光源、去干扰等方面技术的开发,AAS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AAS的基本原理
1、基态原子的产生
☆待测元素原子化:蒸发→气化→离解→基态原子
☆金属盐的水溶液雾化→气溶胶→进入火焰或其他原子化器中→在高温的作用下蒸发→金属盐脱水和气化→气态的金属盐分子→高温下吸收热量→金属盐分子被离解→基态原子。
2、共振线与吸收线
原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称为共振吸收线;
跃迁回到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称为共振发射线。
共振线: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的波长相同,简称为共振线。
△共振线是元素的特征谱线
△共振线是元素所有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利用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共振线的特征吸收。
郎珀-比尔定律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波长区域在近紫外区。其分析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它符合郎珀-比尔定律
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由于L是不变值所以
A=KC
该式是原子吸收分析测量的理论依据。K值是一个与元素浓度无关的常数,实际上是标准曲线的斜率。只要通过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根据同时测得的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样品溶液的浓度。所以说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相对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相同点:基本原理是相同,两者均是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且遵循朗伯—比耳定律,都属于吸收光谱分析。I=I0exp(-KvL) 或 A ∝ C
两者区别:吸光物质的状态不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吸光物质是基态的原子蒸气,而在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中,吸光物质是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其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采用的光源是锐线光源,属于线状光谱,而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中采用的光源是连续光源,属于带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能在短短的三十多年中迅速成为分析实验室的有力武器,由于它具有许多分析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
1)选择性好
?? 由于原子吸收线比原子发射线少得多,因此,谱线重叠的几率小,光谱干扰比发射光谱小得多。加之采用单元素制成的空芯阴极灯作锐线光源,光源辐射的光谱较纯,对样品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共振线波长处不易产生背景发射干扰。
2)灵敏度高
?? 采用火焰原子化方式,大多元素的灵敏度可达ppm级,少数元素可达ppb级,若用高温石墨炉原子化,其绝对灵敏度可达10-10-10-14g,因此,原子吸收光谱法极适用于痕量金属分析。
3) 精密度高
火焰原子吸收法精密度高,在日常的微量分析中,精密度为0.x~3%。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比火焰法的精密度低一些,采用自动进样器技术,一般可以控制在5%之内。
4)操作方便、快速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与分光光度分析极为类似,其仪器结构、原理也大致相同,因此对于长期从事化学分析的人使用原子吸收仪器极为方便,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的速度也较快。
5)分析范围广
目前应用原子吸收法可测定的元素超过70种。就含量而言,既可测定低含量和主量元素,又可以测定微量、痕量甚至超痕量元素;就元素性质而言,既可测定金属元素、类金属元素,也可间接测定有机物;就样品的状态而言,既可测定液态样品,也可测定气态样品,甚至可以直接测定固态样品。因此原子吸收分析技术已普及各个领域。
当然,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2页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120考点汇编☆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doc
- (2011102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实施方案论证.doc
- (140页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点汇编☆统计图表.doc
- (35页2012年1月最新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二次函数的代数应用.doc
- (33页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120考点汇编☆科学记数法.doc
- (37页2012年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oc
- (45页2012年1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操作探究性试题.doc
- (226页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解析120考点汇编☆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doc
- (l李莲芝)高校工科类测实践教学的探讨.doc
- (52页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题解析120考点汇编☆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doc
最近下载
- 24点题目(200题)与答案种数.docx VIP
- 本特勒电动汽车平台电池包技术--本特勒BENTELER.pdf VIP
-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远程支付应用 第4部分:文件数据格式规范.pdf VIP
-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pdf VIP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完整版2024.pdf VIP
- 2024年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趣味知识竞赛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docx VIP
- 石油科技成果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ppt VIP
- 生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pdf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