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 物理(十三) (选修3-3模块检测)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B.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 D 【解析】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实现是因为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故A错;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并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故B、C错;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做功是能量形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转移,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故D正确. 2.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分子间存在引力 B.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 C.将打气筒的出口端封住,向下压活塞,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这一事实说明这时空气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AB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 × 磁铁吸引铁屑是磁场力的作用,不是分子力的作用 D × 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空气很难再压缩,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活塞产生的气体压强增大的结果 C √ 压缩时rr0,表现为斥力 B √ 原来分子间距r等于r0,拉长时rr0,表现为引力 A 结论 诊 断 选项 3.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C 【解析】本题考查气体的有关知识,本题为中等难度题目.随着空气团的上升,大气压强也随着减小,那么空气团的体积会增大,空气团对外做功,其内能会减小,因为不计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由其温度决定,则其温度会降低.所以空气团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4.根据气体分子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是反映了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 3.9 0.9 900以上 4.6 2.0 800~900 7.9 4.5 600~700 12.9 9.2 500~600 16.7 15.1 400~500 17.4 21.4 300~400 11.9 17.0 200~300 5.4 8.1 100~200 0.7 1.4 100以下 温度为100℃时 温度为0℃时 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 子数的百分率% 按速率大小划 分区间(m/s) 根据表格有四位同学总结出了以下规律,其中错误的是( ) A.不论温度有多高,分子速率很大和很小的分子总是少数 B.温度变化,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发生改变 C.某一温度下,速率都在某一数值附近,离开这个数值越远的分子数越少 D.温度增加时,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了 B 【解析】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没有分子速率小的,总体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5.如图所示为医院为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 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 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瓶A中尚 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 增大; ②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 不变; ③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④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解析】进气管C端的压强始终是大气压p0,设输液瓶A内的气体压强为pA,可以得到pA=p0-ρgh,因此pA将随着h的减小而增大.滴壶B的上液面与进气管C端的高度差不受输液瓶A内液面变化的影响,因此压强不变.①④正确. 6.(2011上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A 7.在甲、乙、丙三种固体 薄片上涂上蜡,由烧热的 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 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 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 熔解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ppt
- 05 06第3篇 电子货币网上支付.ppt
- 22地表形态1 副本.ppt
- 04 51中断定时器计数器串口[第4节].ppt
- 04 第04节 长期融资 2010 V1(控制课时).ppt
- 24 非均匀加宽.ppt
- 04 用例及用例图.ppt
- 24全球性大气环流.ppt
- 25初等矩阵简.ppt
- 04-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