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染风采,青山记忆
血染风采,青山记忆
张源健,1903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下埠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夏,他从萍乡中学毕业时,正值黄埔军校在长沙招生,从小就追求光明的张源健不负众望,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黄埔第二期工科班,开始了他短暂而光辉的革命生涯。
军校从戎 追求真理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张源健一进入这个学校,就犹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理论,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军事知识,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入校后不久,张源健就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这次平叛,不仅丰富了张源健的实践经验,而且使他认识到只有刻苦钻研军事知识,才能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为此,张源健发愤学习,勤奋钻研,各门成绩均名列工科班前茅,被同学们誉为班里的学习楷模,并深得周恩来等学校领导的器重。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帮助和影响下,张源健的思想日趋进步,不久参加了共产党人组织的“青年军人联合会”,成为一名进步的革命军人。
1925年春,张源健被编入黄埔军校教导团,后随军两次东征,转战淡水、平山、惠州等地。在第一次东征攻打淡水的激战中,张源健奋勇参加攻城敢死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在前。经过全体将士的激烈拼杀,教导团终于攻克淡水城,夺取了东征第一个攻坚战的胜利。此后,在驱赶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战场上,在平息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斗争中,张源健屡立战功,为保卫广东革命政权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无数次的战斗中,张源健看到冲锋在前的都是共产党员,他们不计个人名利,为了掩护战友,甚至不惜流血牺牲。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张源健深切地感受到:“为天下百姓谋幸福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国民革命的最后胜利。”自此,他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1925年,张源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指使军校内部右派军人组织“孙文主义学会”排斥和打击共产党人的斗争中,张源健始终旗帜鲜明地站在共产党人组织的“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阵营里,同右派组织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
1925年9月,张源健从黄埔军校毕业。作为黄埔第二期高材生,他被调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第三营任第一连连长,负责训练新兵,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涯。1926年初,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5月20日,叶挺率领的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开赴湖南,张源健随军北伐。一路上,叶挺指挥的独立团攻醴陵,占平江,取岳阳,所向披靡,8月26日又乘胜挥戈,直指湖北要隘汀泗桥。在进攻汀泗桥的战斗中,北伐军第四军集中了6个团的兵力向敌人发起十余次冲锋,遭敌顽强抵抗,久攻不下。27日拂晓,作为预备队的叶挺独立团奉命增援,奋勇攻击,首破敌阵,一举占领了汀泗桥,继而以得胜之师衔尾追击,轻取贺胜桥,重创吴偑孚的主力,打开了通向武汉的大门。10月10日,在总攻武昌城的激战中,独立团突破通湘门,首先占领蛇山,为开创北伐战争的胜利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张源健所在的独立团以英勇善战、战功卓著而被誉为“铁军”,驰名天下。革命军占领武昌后,该团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
两湖战争结束后,北伐军主力转入江西。1927年7月,张源健随军来到九江,踏上了江西这块家乡热土。
组??武装 赣北革命
1927年11月,中共江西省委为加强对赣北武装斗争的领导,将原赣北特委负责人林修杰同志调鄱阳任县委书记,另派富有军事经验的张源健到赣北开展军事斗争,负责组建革命武装。
此时,赣北的党组织因岷山形势严峻,已转移到德安彭山。彭山是当时德安的革命中心,也是赣北的革命中心,德安县委机关就驻扎在彭山老屋宋村。彭山位处德安腹地,离县城30余华里,北接葛洪山、五台岺、陈山,与秦山、岷山连成一片,向东南距南浔铁路仅10多华里。彭山山高林密,自然资源丰富,这里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在军事上是易守难攻之地。占领了彭山,也就控制了赣北的交通命脉——南浔铁路。因此,彭山是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彭山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1900年,彭山农民为反对征收苛捐杂税,同残酷的封建统治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北伐战争开始时,共产党人就在此进行革命活动,群众基础深厚。
张源健来到彭山后,在月亮塝陈村见到了林修杰,随即邀集了沈建华、甘霖沛等赣北德安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在这里召开了一天的会议。会议首先由张源健作“关于创造革命武装、发展游击战争”的报告,接着由沈建华等同志介绍了赣北人民武装在各处活动的情况。会议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和赣北特委的指示精神,作出了“关于建立赣北工农游击队”的决议,同时确定了游击队的领导成员和赣北工农红军游击队的规模为正规部队的团级。
会后,为迅速组建赣北革命武装,张源健和甘霖沛一道,亲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