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众媒介建构“女研究生”形象.docVIP

解读大众媒介建构“女研究生”形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大众媒介建构“女研究生”形象

解读大众媒介建构“女研究生”形象   【摘 要】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女研究生如何逐渐被边缘化,公众和媒体为何会戴上“有色”眼镜审视这个群体,进而剖析背后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女研究生 媒介与性别 媒介定型   从2003年开始,研究生招生人数直线上升。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比2009年扩大了5%左右。大规模扩招所带来的不仅是人才的大量涌现,也带来了就业困难等问题。在如今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同时,女研究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因而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作为高知人群,女研究生在媒体中的形象不仅具有社会效应,也对其自身的学习、生活、工作有重要影响。   一、研究背景   社会性别理论的源自于社会学中的社会建构论。社会性别理论之所以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同社会学领域中社会建构主义流派的出现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①媒介与性别研究比社会性别研究要略早,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其中女性媒介形象研究主要包括其形象呈现的频率、再现的方式和象征意义所带来的影响。   媒介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具有差异性,这是由女性群体差异性决定的,不同的女性群体所呈现的社会形象也各不相同。本文选取女研究生作为特定研究对象,以媒体作为唯一的划分维度,分析近两年来大众媒介对女研究生形象的建构。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将定量与定性结合,选择人民网搜索引擎作为搜索工具。选用这个方法是因为:新闻是客观真实的,其影响力对受众也是直接的,受众和研究者可以直接通过新闻的客观描述揭示新闻背后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选用人民网作为搜索引擎是因为:单个新闻媒体并不能囊括所有新闻界的报道角度,选取全国最大且权威的新闻搜索引擎—人民网,它涵盖了全国各地党报、晚报等主流报纸的内容。   本文的分析单位是客观的新闻事件,其中不包括评论和文学作品,这样可以做到客观的呈现媒介报道内容和角度,避免了个人情感因素的干扰。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008年1月到2011年11月这个时间段的新闻作为抽样对象。这样抽样一方面保证了研究样本的数量;另一方面由于2009年专业硕士的扩招,选择2008年到2011年的时间跨度,可以看到新闻报道数量上的变化。为了避免搜索引擎会漏掉部分信息,笔者采取逐月搜索的方法,保证数量基本不发生偏差。笔者在搜索栏里输入“女研究生”,从2008年1月到2011年9月,共搜索到了478篇样本,其中2008年87个,2009年163个,2010年128个,2011年100个。除去非事件性报道和重复性报道,共得到193篇有效样本。其中,2008年样本40个,2009年样本55个,2010年样本55个,2011年1到9月样本43个。   笔者将搜集到的样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报道事件的性质;报道内容的分类;报道有无倾向性;女研究生在新闻报道中的主体形象和角色;负面报道所引起的社会道德影响。   三、调查结果   1、新闻标题中的主题词   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首先从新闻标题入手,将标题中的主题词进行了分类,按其性质分成了:正面、负面和中性。详细分类结果见图1。   在193个样本中,正面主题词共36条,占总数的18.65%;负面主题词共115条,占总数的59.58%;中性主题词共42条,占总数的21.77%。正面信息包括:《女研究生热心发帖 助大妈卖橙救夫》、《27岁北师大女硕士高票济南当选村官》等。负面信息包括:《女研究生接受中医师物理治疗后莫名怀孕》、《北外女研究生酒店内身亡 警方称其自杀》等。中性信息多是阐述客观事实和数据,如《研究生扩招 女研究生比例大大提高》等。   2、新闻内容中的歧视现象   (1)以偏概全,贴“女研究生”标签。笔者发现在新闻中,标题或是主体内容有80%多都被贴上了“女研究生”这一标签。个体能否代表群体?这样以偏概全的表述是否妥当?另外,加个“女”字是不是在性别上起到了提醒和特别区分作用?还是为了吸引眼球?媒体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是不是有意无意赋予了该群体特殊含义?   (2)道德低下。谴责女研究生道德低下的报道占样本总量15.7%,内容主题词包括:“女研究生转让宝宝”、“虐猫”、“出租男友”、“甘心当小姐”、“傍老外”、“论文造假”等。传媒反复传播这种消极、负面的消息,其中所暗含的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文化传统、社会道德标准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久而久之,就会在人们心中形成对女研究生的偏执看法。②   (3)黄金“剩女”、“灭绝师太”。这个话题的新闻比重占到了35.8%,主题词有:“情感盲”、“不会谈恋爱”、“性压抑”、“离爱情越来越远”等。媒体甚至把她们称作“黄金剩女”,“灭绝师太”。在报道中过多渲染女研究生“婚恋危机”,女研究生们过度学习导致情感问题被搁置,心理扭曲,过着非正常的生活。③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