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堵闭与外科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远期疗效的随访课件.ppt

经导管堵闭与外科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远期疗效的随访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导管堵闭与外科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远期疗效的随访课件

经导管堵闭与外科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远期疗效的随访研究 张智伟 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 背 景 经导管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在国内广泛开展 短中期疗效令人鼓舞 但国际上尚存在争议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远期是否安全??? 和经典外科手术相比,远期疗效和并发症如何??是否可替代外科手术?? 缺乏长期随访资料 通过与外科手术疗效、并发症以及长期随访结果的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PMVSD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接受介入和外科治疗的患者入选 入选标准:1)单纯VSD 2)年龄小于16岁 排除标准: 1)复合VSD 2)梗阻PH 项目:体检、心脏超声、心电图、胸片 时间:按照规定的随访时间点随访 指标:完全堵闭率、残余分流率、近远期并发 症率等 数据分析 堵闭组近期封堵结果 技术成功率:96.50% VSD造影大小:5.5 mm 封堵器大小:7.5 mm 手术时间:97.8 min 曝光时间:15 min 完全堵闭率:96.4% 外科组近期效果 技术成功率:100% VSD术中测大小:9.3 mm 总体外循环时间:56.3 min 阻AO时间:32.8 min 使用血制品比例:66.1-80.6% 需呼吸机时间:792 min ICU时间:28.7 h 手术时间:170.5 min 完全堵闭率:98.4% 封堵组与外科组近期疗效比较 封堵组近期并发症 总并发症:17例(15.5%) 溶血:1例(0.9%) 臂丛神经损伤:1例(0.9%) 残余分流:4例(3.6%) AVB:5例(4.5%) 严重瓣膜并发症:6例(5.5%)(AR1例,TR4例,TS 1例) 封堵器脱落或移位:0例(0.0%) 外科组近期并发症 总并发症:9例(14.5%) 气胸:1例(1.6%) 心包积液:1例(1.6%) 肺部感染:1例(1.6%) 残余分流:1例(1.6%) AVB:2例(3.2%) 严重瓣膜并发症:3例(4.8%)(TR3例) 堵闭组和外科组术后1周瓣膜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堵闭组和外科组术后1周新增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 堵闭组与外科组近期并发症的比较 堵闭组5年随访结果 随访人数:64例 心胸比正常:33例(63%) 心电图正常:48例(72%) 完全堵闭率:98.4% 中度以上TR率:0例 轻度AR:5例(7.8%) 轻度MR:7例(11.3%) 外科手术组术后5年随访结果 随访人数:62例 心胸比正常:18例(30%) 心电图正常:39例(67%) 完全堵闭率:98.3% 中重度三尖瓣返流 (TR ):8例(13%) 轻度主动脉瓣返流(AR):5例(8.2%) 轻度二尖瓣返流(MR):19例(19%) 堵闭组术后5年随访并发症 总并发症:17例(28.1%) 残余分流:1例(1.6%) 房室传导阻滞(AVB):0例(0%) 束支传导阻滞:16(28.1%) 严重瓣膜并发症:0例(0%) 死亡:0例(0%) 外科手术组术后5年并发症 总并发症:29例(38%) 残余分流:1例(1.7%) AVB:0例(0%) 束支传导阻滞:19(32.8%) 严重瓣膜并发症:9例(15%) 死亡:0例(0%) 堵闭组和外科组术后5年瓣膜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堵闭组术前与术后5年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 外科组术前与术后5年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 堵闭组和外科组术后5年新增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 堵闭组与外科组术后5年并发症的比较 由本研究的结果引发的对PMVSD介入治疗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应对策略 有关近远期疗效 无论近期或远期,介入封堵VSD疗效明确 可达到与外科开胸同样的远期治疗效果 少数溶血的发生需重视 溶血原因及应对策略 溶血原因与残余分流有关 器械逐步完善,残余分流率明显降低,无溶血病例发生 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封堵器,最大限度降低残余分流的发生 内科保守和外科治疗 对心脏传导组织的影响 主要是AVB尤其是三度AVB最为令人关注 堵闭组3例三度AVB(2.8%),均为迟发型(术后4-6天),但与外科比较无差异 国外报道三度AVB发生率可达4-5%,最迟可于术后18个月发生,3.8%需安装永久起搏器 本研究堵闭组在5年随访中未出现三度AVB Ⅲ°AVB可能的原因 伞直接压迫传导束,心脏收缩时室间隔与封堵器接触面的相对移动间断压迫His束 建立轨道过程中导管、鞘管及导丝的刺激 术后Ⅲ°AVB也可能与局部炎症及纤维化有关 Ⅲ°AVB的危险因素 年龄和体重 伞的类型:对称伞AVB发生机率低 导管、鞘管反复摩擦室间隔 大的封堵器 VSD的位置(近隔瓣) 术前传导阻滞 Ⅲ°AVB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婴幼儿行介入治疗需谨慎 规范操作技术、避免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