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物理问题答疑材料
本篇问题答疑材料主要针对学生课程论坛中提问比较集中的问题、难点问题、重要知识点问题提供答疑问题库或案例分析库。
答案以《大气物理学》一书为基础。
1.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分为那几个阶段?
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大气:以宇宙中最丰富的轻物质H2,He和CO为主(2)次生大气(45-20亿年前):地球逐渐冷却后,由于造山运动、火山喷发和从地幔中释放出地壳内原来吸附的气体,形成了次生大气(3)现代大气: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分散在气体中的固体粒子或液滴所构成的悬浮体系)、大核(1<r<0.1)、巨核(r>1)。
知识点: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参见第二章
3.湍流的基本特性湍流的基本特性包括:(1)随机性:湍流是非规则的、混乱的、不可预测的;(2)非线性:湍流是高度非线性的;(3)扩散性:湍流会引起动量、热量及流动中的其他物质的快速扩散;(4)涡旋性:湍流结构可设想成由无数大小不同的湍涡组成,它们分裂、合并、拉长、旋转,相互叠加在一起,构成湍流的涡旋结构;(5)耗散性:湍流的能量是由大湍涡向小湍涡传递,最后通过分子粘性耗散成为热能。0=1013.25 hPa,g0=9.80665 m·s-2,T0=288.15K。100km高度以下温度廓线:在11gpkm以下,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11gpkm~20gpkm为等温;20gpkm~47gpkm温度逐渐上升;47gpkm~51gpkm处有一极大值,在这高度以上的温度又逐渐下降,86gpkm~91gpkm处达极小值,91gpkm以上温度有随高度很快增加。
知识点:标准大气的概念,参见第三章第四节P38
5.大气的分层和结构如何?
由于地球自转以及不同高度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的差异,使得大气在水平方向比较均匀,而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层状分布。
(1)按中性成份的热力结构,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对流层特点: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垂直混合作用强,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平流层特点:平流层下半部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缓慢上半部由于臭氧层把吸收的紫外辐射能量转化成分子动能,使得空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显著增加。平流层逆温的存在是大气很稳定,垂直运动很微弱,多为大尺度平流运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夏季时是东风冬季是西风。平流层与对流层交换很弱。
中间层特点:垂直运动强,水汽少。
热层特点:温度始终是增加的,温度变化大,高纬度地区的极光就是这一层引起的。
(2)按大气的化学成分,把大气分成匀和层和非匀和层;
(3)按大气的电磁特性,把大气分成电离层和磁层;
(4)按大气的热力结构,在高空500km以上直到2000~3000km的大气层称为外大气层或散逸层,由该层逐渐过渡到行星际空间,散逸层以下称为气压层。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和机构,参见第四章第一节大气的分层P48-54
6.与太阳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在大气传输特点(1)地球与大气都是放射红外辐射的辐射源,通过大气中的任一平面射出的是具有各个方向的漫射辐射。而太阳直接辐射主要集中在某一方向的平行辐射。在红外波段,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可不予考虑。(2)除非在云或尘埃等大颗粒质点较多时,大气对长波辐射的散射削弱极小,可忽略。即使在有云时,云对长波的吸收作用很大,较薄的云层已可视为黑体。因而研究长波辐射时,往往只考虑其吸收作用,忽略散射。(3)大气不仅是削弱辐射的介质,而且他本身也放射辐射,有时甚至其放射的辐射会超出吸收部分,因此必须将大气的放射与吸收同时考虑。如何区分梯度风、热成风及地转风?
(1)地转风:当作用在运动大气上的力只有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时,这两种力的平衡称为地转平衡,在地转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就称为地转风。地转风关系揭示了大尺度运动中风场和水平气压场之间的基本关系。(2)梯度风:在自由大气中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水平环流,其气压梯度力、科氏力和惯性离心力处于平衡状态时,称为梯度平衡,这类环流则形成梯度风。(3)热成风:定义为铅直方向上两等压面上地转风的矢量差。热成风关系揭示了静力平衡大尺度运动中风场、气压场、温度场之间的关系。干绝热过程:指在绝热过程中,若讨论的是未饱和湿空气(无相变),这样的过程称为干绝热过程。湿绝热过程:假如在上升过程中是绝热的,全部凝结水都保留在气块内,当气块下沉时凝结的水分又会蒸发,仍然沿着绝热过程回到原来的状态,这个过程就是可逆的,称为可逆的饱和绝热过程或可逆的湿绝热过程,简称湿绝热过程,“湿”即指过程中存在水的相变。故干绝热和湿绝热过程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水汽的相变。
大气对辐射散射具有削弱作用,而体积散射削弱系数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波长越短,分子散射削弱越强。蓝光的散射比红光要强9倍以上,这就是晴天天空呈蓝色的原因。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0412高三物理理综周考物理部分试卷讲评课件.ppt
- 2010年度高考试题——理综重庆卷精校版含答案.doc
- 2010年度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场.doc
- 2010年度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模拟卷九.doc
- 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doc
- 2010年度高考政治计算题专练.doc
- 201206学期线性代数 期末考试指导石少广.ppt
- 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讲义______).doc
- 2010年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磁场教案.doc
- 2010年度寒假作业2.doc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