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孝道淡薄成因及教育途径探索
学生孝道淡薄成因及教育途径探索
摘要:现今有些学生感受不到父母深沉的爱,不理解父母,甚至讨厌父母的“唠叨”,心中只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孝敬感恩父母的意识缺失。对此,可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探讨青少年孝敬父母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培养青少年学会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格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孝道教育;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奉献;缺失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04-06
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中外许多民族的文化传承,都有尽孝的动人故事和名言警句,都崇尚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成才先成人,百善孝为先。孝不仅是人生重要的品德素养之一,而且是其他道德素养的重要基石。一个人若能做到孝敬,也就是具备了基本的道德修养。
一、当代学生孝道现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往今来,子女是否孝敬父母是衡量其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通过笔者的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不难发现,当代中学生孝道现状不容乐观。
温州电视台曾报道:乐清一位老太太膝下有四子,个个住高楼大厦,而她却无立锥之地,不堪承受痛苦而自缢身亡;《温州晚报》也曾刊登过一则报道:四川老人郝某,为了独生女儿贺某考上大学,四处借钱,供其上学,只盼她在学成就业后能还钱,结果已成为教师的女儿却认为,自己“收留”母亲是个“累赘”,便逐渐疏远直至不管,母亲被迫当乞丐。……天能盖地,地能容人,可就有不肖子女容不得父母。
再看看青少年学生又有几多“孝”呢?
金华徐某弑母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重点。对于悲剧产生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责任在家长,有的认为责任在社会;有的认为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堪承受;有的认为是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则强调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等等。这些方面固然可以成为徐某弑母的原因。但缺乏爱心与对父母起码的孝敬,应该成其“从容不迫”地击母致死,又“镇定自若”地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
据《新民晚报》载,日本某青少年研究所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其对象是日本15所中学130名高中生、美国13所中学的1052名高中生、中国大陆21所中学的1220名高中生。问卷中问到:“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结果日本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前十位最尊敬的人中竟没有养育他们的父母双亲。1994年中考,江西省作文题为“我想有个XX的家”。命题者本意想引发学生的心声,但没料到事与愿违,学生们面对现实中并不富裕又不安宁的家大发牢骚。更有甚者,湖南省有位13岁的中学生用菜刀砍死了正在沉睡的父亲。在接受审讯时他说:“这是他(父亲)批评我、骂我的报应。”近年来,在校中学生、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动辄轻生,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更是对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的不孝。
2011年,笔者在我校2008届600多学生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发人深省:有68.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的竟是‘家长’。”对生养了自己的父母的生日,有57.1%的学生在答卷中表示不清楚,其中有28.0%的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有44.5%的同学偶尔会为含辛茹苦的父母盛饭,另外有39.6%的同学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为父母盛过饭。更令人遗憾的是,被调查者中竟然有68.7%的同学不知道父母爱吃的是什么。如果父母突然下岗或者失去工作,同学们会做何反应?有27.6%的同学表示无所谓,照常过自己的生活。令人不安的是,有10.9%的同学会抱怨或者埋怨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学生平时与父母长辈说话的态度怎样?选择态度一般甚至态度生硬的占了总数的73.7%。今年国庆节放假时,有63.4%的同学把最多的时间留给了同学或者同龄朋友。有46.5%的同学经常觉得父母说话太多。有74.2%的同学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在家里做家务。有46.3%的同学偶尔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有35.9%的同学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与父母分享过自己的感受。
显而易见,上述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敬父母的教育已经缺失,致使学生对这一重要的伦理道德已感陌生,甚至产生了可怕的后果。
基于此:重孝道,倡孝行,尽孝心,已刻不容缓,提倡孝敬教育已是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孝”意识缺失的原因浅析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重视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千万万龙的传人奉行了数千年。然而,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孝道却被一些学子所淡忘,这样局面的形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
(一)社会的负面影响
首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