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看2018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题解读与备考策略交流》.ppt

从2017看2018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题解读与备考策略交流》.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2017看2018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题解读与备考策略交流》.ppt

4.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 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刎颈之交、莫逆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之交、车笠之交、竹马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5.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元宵、七夕、重阳、春节 B.春节、中秋、端阳、除夕 C.元宵、中秋、清明、元旦 D.元旦、七夕、重阳、元宵 6.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顺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④千门万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7. 据记载,乾隆五十大庆时,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有位老人。乾隆以其年齿为题出句云: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对道: 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根据联意,这位老人的岁数是( ) A.81 B.101 C.121 D.141 8.看下图,总结汉字演变的两个特点 1.笔画由繁变简。 2.字型由象形变为符号。 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 (2014)名句默写:记忆——理解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 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2015高考题 理解——情境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 中“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 名句名篇默写:记忆——理解——情境 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 , 。”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名句考试方向预测 应用型情境引用: 段内引用 飞花令 人名与名句 10.补写出下段文字中的空缺的诗句。(6分) 古典诗词、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诗文中的名句都被后人赋予了新的涵义,常用常新。比如人们常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