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及其对策研究.docVIP

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及其对策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及其对策研究

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制假售假现象猖撅,恶意负债行为频频发生,合同违约和欺诈屡禁不止,偷税、骗税大量存在,虚假广告充斥生活。因此,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是克服诚信缺失的路径选择,为此,必须加快立法,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征信制度、信用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等。   关键词:企业诚信缺失;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2   企业诚信是企业生存的生命之源,市场秩序的伦理支柱,市场繁荣的道德基石。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因受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影响,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大量出现并在一定领域呈泛滥之势,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突出瓶颈和主要障碍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益于我国企业诚信制度的建立。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   目前,我国企业的诚信状况基本是好的,但部分企业、在部分领域,企业诚信缺失现象仍很严重。所谓企业诚信缺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和服务的过程或环节上没有做到重承诺、守信用,其主要表现为:   1.制假售假现象猖撅,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假冒伪劣产品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毒瘤”,中国已成为世界假冒产品大国,这可以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制假售假不仅品种繁多、数量巨大、范围广泛、后果严重,而且呈蔓延发展趋势,令人触目惊心。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年我国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总产值高达2000—3000亿元,因假冒伪劣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的税收和利润损失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十分之一,给消费者带来的财产乃至生命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近年来各地屡屡发生诸如假烟酒假食品致人中毒死亡事件;假农药假种子使农民颗粒无收事件;假美容化妆品毁人容貌事件;劣质煤气罐、啤酒瓶爆炸致伤致残事件;劣质电器、热水器致死人命事件等,至于假奶粉、黑心棉、注水猪肉乃至毒猪油、毒大米、毒饼干更是屡见不鲜,甚至连医院治病的药品,救人性命的血浆,都有人敢造假,无怪乎出现民谣:“除了飞机大炮,什么都敢假冒。”据中新社北京2009年5月8日电,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披露,质检系统近五年仅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件就高达37.58万件,案值21.23亿元,捣毁制售假冒伪劣窝点3.05万个,移送司法机关大案要案512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75亿元。   2.逃废银行债务现象相当突出,恶意负债行为频频发生   逃废金融债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公布的统计表明,截至2000年末,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商业银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经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有逃废债企业32140户,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同时,企业之间恶意负债行为也频频发生。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引用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高达2000亿元。长期的账款拖欠导致许多企业资金周转艰难,经济效益下滑,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   3.合同违约和欺诈屡禁不止,坑、蒙、拐、骗现象比较普遍   合同违约、毁约是国内经济生活的一大顽症。据国家工商局统计,目前国内每年大约产生40亿份经济合同,其中履行合同的仅占50%左右,通过合同达成的交易仅占整个交易量的30%。同时欺诈签约、恶意骗约行为也大量发生,有资料显示,国内经济活动中约50%的经济合同带有欺诈性,致使一些企业在市场交易中为防受骗,只好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4.财务失真现象严重,偷税、骗税大量存在   在我国财务信息的失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2002年财政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公告显示:在全国抽查的157家企业中,竟然有152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报利润现象,占被查企业的98.7%。另据资料显示:仅2002年上半年行业检查中,就有1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和400多名注册会计师因参与会计信息造假被查处。   5.虚假广告充斥生活,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作为一种传播经济信息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青睐。然而,广告业在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协调的现象,大量虚假广告开始充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严重挫伤公众对广告的感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及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正当的竞争关系,也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据统计,有关虚假广告的投诉量已居消费者投诉的前列。2007年4月,就有甘肃卫视、宁夏电视台等8家电视台因播出违法广告被曝光。   总之,企业诚信缺失问题还比较严重,它不仅制约企业自身发展,甚至造成企业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