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影响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影响
摘 要: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其发展变化受经济发展水平、国际收支状况等影响较大。经常项目尤其货物贸易顺差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必要条件,加快人民币资本输出步伐是推进国际化进程的关键。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来看,国际收支保持持续双顺差格局,并存在顺差稳定性不强、人民币对外资本输出步伐缓慢等问题,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输出
Abstract: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 gradual process that from beginner to advanced,its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fluenced b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Extraordinary items,especially goods trade surplu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to creat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RMB,capital output is the key to advancing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the view of current balance of payment structure,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maintain a sustained pattern of double surplus,and exist some problems as surplus Stability is not strong,slow pace of the RMB foreign capital output. Finally,proposed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balance of payments,RMB,internationalization,export of capital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60-04
随着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改革的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占比、结构均取得明显突破。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流动规模占比达到10.8%,较2011年增加4.1个百分点。不仅经常账户项下,资本和金融账户人民币交易也趋于活跃,人民币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接受程度都显著提高。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其发展变化受经济发展水平、国际收支状况等影响较大,我国应立足实际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经常项目尤其货物贸易顺差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大额顺差趋势,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长。到2011年,我国国际收??顺差达到4228亿美元、2011年底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18万亿美元,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常项目顺差达到2017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50.4%,约占当年GDP的2.8%。充足的外汇储备及经常项目顺差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货币国际化理论认为,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主要取决于人们对该货币的信心,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是该国经济实力强弱的一种外在表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了货币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和作为国际货币周期的长短。作为一国居民与非居民经济交易系统记录的国际收支结构是一国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国际收支状况及其变动趋势能反映出该国货币国际化进程。根据国际经验,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国国际收支的总体结构和次级结构通常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萨缪尔森认为一国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时,其国际收支结构大致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成熟债务国阶段。特征是经常项目逆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并存,同时货物贸易逆差。第二阶段为成熟债务国阶段。经常项目逆差减少,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减少,国际收支结构大致处于双平衡。第三阶段为不成熟债权国阶段。经常项目顺差增加,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并存。第四阶段为成熟债权国阶段。特征为货物贸易逆差与服务贸易和投资收益顺差并存。
历史上的英镑、马克和日元在国际化起步阶段,其发行国都是作为世界债权大国出现的,国际经验表明债权国地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