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光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州光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常州市光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08年—2011年 我校是常州市区唯一一所招收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1986年,在武青路小学内开设了一个培智班,1993年更名为“天宁区培智学校”。2003年9月在市区政府的关心下,天宁与钟楼区两所培智学校合并,迁址到常州市浦南路61号,更名为“常州市光华学校”。2007年9月,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面貌焕然一新。 常州市光华学校新校舍按照《江苏省特殊学校建设标准》中的《培智学校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建造。整个校园占地面积5885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35%。 目前,我校现有教师23人,其中9人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技术师范学院,其余教师也都经过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学校行政干部7人,其中5人本科毕业,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80%,有60%的中青年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00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康复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政策的倾斜带来了特殊教育的春天,一流的校舍为光华学校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发展,特制订光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的基础分析 (一)学校内部条件 1、学校发展优势 (1)自尊自强,不断超越,传承优良传统 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常州经济较为发达,教育理念比较先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我校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二十多年来学校立足于教育发展新理念,探求特殊教育发展新思路,努力为智障儿童提供无障碍教学环境和公平发展的机会,使每一位智障儿童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近年来,学校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类活动获得多项荣誉。学校以爱心至上,把“光华十心”作为教师的师德规范,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以教育康复、回归主流为办学宗旨,不断深化特殊教育改革,以优质的特殊教育服务于智障儿童。学校几十名学生在国际、全国、省、市特奥会上获得奖牌,学校的绘画兴趣小组成员的作品在省“江苏省安利杯智障学生美术大赛”分别获1金4银5铜,组员连冠于2008年元月开个人画展;所有毕业生均能实现生活自理,约有90%的毕业生能走上工作岗位,其中一部分还就职于饭店,担任厨师、点心师、配菜师等工作。光华的学生工作态度认真,勤劳肯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扎实的教风、良好的学风让光华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立足课堂,求真务实,构建校本教研制度 二十多年来,我校坚持树立“教师即研究者”,“课堂即研究室”,“问题即课题”的科研思想,以科研为抓手,把课改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相继进行了“分类教学”、“个别化教育”、“孤独症教育训练”、“整合课程资源,培养智障学生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等课题研究。学校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德育教育为主导,开展了“教、医、练”渗透式教育及“分类教学”、个别化教育、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训练等实验课题。在实验—总结,探索—反思中学校不断完善校本研究的过程,寻求科学有效的研究模式,形成了规范的研究制度。并自觉地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依托于课堂教学,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课堂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校多次在常州市区内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2007年我校开展了“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省内近二十多所兄弟学校的200名教师前来观摩,我校展示的两节公开课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3)团队合作,锻造两支优秀队伍 我校拥有一支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干部队伍集体作战意识强,更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四十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12名,约占教师队伍的50%。全校约有80的教师获得到过市、区各级部门的表彰。其中有一些年轻教师素质比较好,自己有追求目标,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后劲。 学校在教师使用与培养方面,给予较大程度的人文关怀,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做到知人善用。积极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在专业上获得快速成长,学校现有市骨干教师一名,市教坛新秀一名,区骨干教师一名。 学校大部分教师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工作耐心、细心,责任心比较强,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学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4)特色彰显,绽开劳技教育奇葩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是我校的办学宗旨。为了让智障学生学到一些社会生活技能,我校自1993年起就开始开发劳技教育课程,根据学生能力和生活需要,开设了“烹饪”、“缝纫”、“机器编织”、“手工编织”等八个劳动项目。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源的变化,学校的劳技课程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把学生不可能学会的一些劳技课程删除,另外增加一些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劳技课程,如“养殖”、 “丝网花”等。 这些课程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修正,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掌握了一技之长的学生不仅获得了谋生的技艺,还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