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佟屏亚“中国种业良心”
佟屏亚“中国种业良心”
作为中国种业发展的见证者、中国种业体制改革的推动者,佟屏亚对玉米科研领域存在的错误观点和做法大加鞭挞,对政策跑偏及时陈书,为中国种业的健康发展夙兴夜寐、披肝沥胆,被业界称为“中国种业的良心”。
为编写《中国种业六十年》这本书,不顾年事高迈到各地走访调研,搜集材料;为中国种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对玉米科研领域存在的错误观点和做法大加鞭挞,对政策跑偏及时陈书,被业界称为“中国种业的良心”。他,就是中国种业发展的见证者、中国种业体制改革的推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佟屏亚。
架设科技通向农村的桥梁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苑新花,欣欣向荣。“六五”期间,佟屏亚主持了农业部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课题,承担了国家农委中国玉米种植区划宏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七五”期间,主持了农业部北方地区小麦玉米两作吨粮示范推广项目;承担了农业部中国玉米发展战略和预报研究宏观研究课题。“八五”期间,主持了农业部北方地区小麦玉米两作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课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农学基础科学发展战略分支学科——耕作栽培学科发展研究。“九五”期间,主持了国家科委东北地区(吉林)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课题。
佟屏亚认为,玉米高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中国发展玉米生产的历史经验表明,对玉米经济价值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农业科研实践中,他重视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使这门学科的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并使农民受益,架设起一座科技通向农村的桥梁,肩负起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任务。
佟屏亚重视栽培研究的实践性,走出了一条科研为生产服务的路子。他几乎每年有1/3的时间在农村基点工作。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为实现北京郊区玉米早种早收和完善种植制度,他以平谷县许家务村为示范点,研究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在北京市区迅速推广20多万亩。80年代初,他以海淀区东北旺科技站为示范点,开展小麦玉米间作套种模式比较试验,产生了轰动效应,北京市政府组织全市农业技术人员观摩学??。90年代初,他以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为示范点,研究和推广紧凑型夏玉米“一换、二增、三改”(更换优良杂交种,增施化肥和增加密度,改进施肥方法、灌水技术和种植方式)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探索出“试验—示范—总结—推广”栽培研究四步法。高产田的“橱窗效应”以及科学研究的实践效果,受到农民欢迎,当地玉米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该区100多万亩玉米增产2亿多公斤,受到农业部和河北省的表彰和奖励。廊坊市政府还赠书对联,表达农民对科学技术的企盼和对知识分子的厚望。
佟屏亚还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撰写了《中国玉米种植区划》《黄淮海玉米高产理论与技术》《吨粮田开发的理论与技术》《玉米生育和产量模型》《现代玉米生产》《蔬果玉米》《中国玉米科技史》,以及《11亿人的吃饭问题》《农业·粮食·科技导向》《逆向思辨——点击中国农业科学》等论文和著作,还参与了10多部国家重点科技图书专著的编写,获得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颁发“有贡献的科普作家”称号。
为现代种业发展呕心沥血
1998年,佟屏亚退休后,继续从事农作物种子产业的调研和咨询工作,发表论文20多篇。他还积极参加有关种业发展的学术讨论会、报告会、现场会以及种业资本市场的咨询服务。
杂交玉米培育是世界玉米生产的一次革命,使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并发展成为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佟屏亚所著的《为杂交玉米做出贡献的人》一书,以玉米科技进步为主线,详细向国人介绍国内外不同时代的30多位科学家培育杂交玉米和获取玉米高产的事迹。国外介绍了瑞德、比尔、霍尔登、伊斯特、沙尔、华莱士、麦克林托克以及世界玉米高产之星沃尔索等;国内介绍了杨允奎、吴绍骙、范福仁、李竞雄、陈启文以及中国玉米高产之星李登海等。
新世纪十年,玉米科研领域出现少有的混乱与困惑。“混乱”,指的是弥漫虚夸与浮燥;“困惑”,指的是缺失正确的研究方向,相当长一段时期,“超级玉米”“零缺陷”统领玉米科研领域并成为主流。
“超级玉米”发端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该院宣称“超级玉米”亩产达1400公斤,每年推广4000多万亩,全国玉米产量增加60亿公斤,并以此攫取科研经费2620万元。他们还聘请院士作顾问,名正言顺地召开“全国超级玉米研讨会”。山东省登海种业老板自诩要培育出亩产2000公斤以上的超级品种,并宣称“超级玉米”将从山东走向世界,以此攫取科研经费8746万元。一时间,玉米科研领域被“超级玉米”“超高产”浮夸风笼罩,“万亩玉米超吨粮”“百万亩玉米超吨粮”等虚假新闻甚嚣尘上。佟屏亚以年逾花甲之身,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揭露“超级玉米超吨粮”的真相,使“超级玉米”浮夸宣传行为有所收敛。2010年,所谓的“超级玉米”在黄淮海折戟沉沙,几百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9-2011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pdf VIP
- 压力性损伤护理与管理能力提升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三位一体煅烧炉生产无水氟化铝工艺说明 .pdf VIP
- 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航空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八年级全套体育教案(共36课).docx VIP
- 50045 GBJ45-8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