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位浙江人的海外创业史
三位浙江人的海外创业史
他们是出自浙江的三位海外侨领代表,他们在不同的国度打拼,有着不一样的成功故事,但提起自己的家乡,他们全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家乡难忘,要为家乡人多做实事。”在全世界,像他们这样凭借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奇迹,并且不曾忘记家乡的浙籍人士还有很多。
跳墙思维
朱敏
浙江宁波人
北美宁波经贸科技发展促进总会会长
美国网迅公司创始人
年龄:57
早上九点,冬日的杭城笼罩在霏霏细雨之中,北高峰下隐约透着寒意。酷爱爬山的朱敏决意登上山顶,年过50的他一马当先冲在前头,活力和激情写在眼角眉梢。从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斯坦福大学的高才生,再到美国网迅公司的创始人,朱敏以宁波人特有的聪明脑瓜和坚韧性格,写下了一个个漂亮的人生故事。
七年的财富
七年下乡,我就像是困在炼丹炉里的孙悟空,炼就了太多东西。朱敏1967年高中毕业,1969年下乡,在宁波乡下做了7年农民,期间结婚生子。“那时每天早上在田里看着同龄人骑车去上班,心里那个难受埃”不知道何时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朱敏甚至怀疑自己会在农村呆一辈子。
创造美国梦
我喜欢创新,当思维突然撞到一面墙的时候,怎么办?跳过去!
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已回城当建筑工人的朱敏抓住机遇,考进浙江大学拖拉机机械制造系,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冰箱厂。1980年,年过30的他又考进浙江大学管理系,4年后被公派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主修工程经济管理专业。
说起在美国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朱敏忍不住笑起来。“那年暑假,教室走廊贴出了IBM招聘电脑高级工程师的广告,我犹豫了很多天也没敢去报名。假期快结束了,我看那广告还贴着,心一横,就敲开了教授的办公室。自我介绍一番,没想到教授当场高兴地叫起来:“就是你了,你怎么早不来?”就这样,朱敏坐进了IBM公司的办公室,他心中不免发虚,原来当时的他对电脑还非常陌生,但根本没人怀疑他——这位斯坦福高才生的能力。
朱敏只好背地里恶补,幸好可以向读电脑专业的儿子讨教,边学边干,得以成功完成IBM的项目。渐渐的,有咨询公司上门请朱敏担任专家,朱敏的事业渐入佳境。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兴起,朱敏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和朋友共同创立了FutureLabs公司,从事网络技术研发。走过三年最艰苦的创业历程,FutureLabs以1200万美元卖出。1996年,他再投巨资创业,创立了We-公司,开发网络多媒体会议系统,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有300家都是WebEx的用户。
开拓新天地
中国越来越开放,有很多机会,是个可以大展拳脚的舞台。
看好中国的发展,朱敏透露了他最新的发展计划:今后,他将把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国内,他已经为杭州等分公司构建了新的战略设想。对朱敏来说,国内许多产业都很有吸引力,而他目前最想进军的是医疗及儿童教育产业。去年,他还投资了一部儿童动画片《小兵张嘎》。言谈中,朱敏深为自己是浙江宁波人而自豪。
“在美国快20年了,我还是捏着一本中国护照,虽然会带来出入境的麻烦,但我还没打算改国籍。”去年,北美宁波经贸科技发展促进总会成立,由朱敏担任会长。协会旨在联络在北美的各界宁波乡贤,促进北美和宁波之间在经贸科技等方面的各项交流,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前不久,省领导在接见朱敏时,还特别让他考虑在浙江设立办事处。
20美元起家
叶克清浙江青田人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
“兴乐阁”中餐馆创始人年龄:62
坐在斯德哥尔摩闹市区的“兴乐阁”中餐馆里,看着落地玻璃上的中式刻花,有种恍然回乡的亲切感。午时刚过,餐馆里宾客盈门,生意奇好。
餐馆的主人,是来自浙江青田的叶克清先生。他显然很乐意招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浙江老乡。席间,他不停为我们添菜,自己却吃得很少,话也不多,但却句句实在。
赔本,没想过
1979年,36岁的叶克清怀揣20美元闯荡瑞典,靠着勤奋和同乡的帮助逐渐站稳了脚跟。
到瑞典的第二年,叶克清和别人合股开了一家饭店,5年后,他自己投资开了兴乐饭店,去年卖出。叶克清说:“当时我从银行贷了100万克朗,根本没想过会不会赔本。”
1997年,“兴乐阁”餐馆开业,目前已成为瑞典生意最好的中餐馆。近年,叶老板涉足贸易,主要把中国产品销往瑞典。他曾尝试过建材和工艺品,但不尽如人意,后来他定位在家居用品上,生意有了起色。来自浙江义乌价格实惠的家用品保证了利润空间。“但现在搞得还不是很理想。”
谈起家乡,称自己性格“内向”的他像是换了一个人,眼睛睁得很大,笑容灿烂,话也变多了。提到前年回北京开世界侨领大会,100多位海外侨领中青田人占20多位,他深感自豪。叶克清是当年家族中第一个出来的人,如今家族里已有几十人来到瑞典,他把互相帮忙归结为浙江人能在海外打出天下的一大原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