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老北京的饮食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必居:老北京的饮食文化

六必居:老北京的饮食文化   六必居历经两年翻修后近日重新开业,我闻讯专程去看它。   六必居在大栅栏地区粮食店街。这是一条老街,不宽,在大栅栏东,挽手珠宝市街一起,与大栅栏西的煤市街呈对称的两条平行线,护卫着大栅栏,仿佛两道护街的河渠,或者像前后的两道门槛,而让大栅栏不那么开门见山,一览无余。这是古人建设街巷的讲究,将横竖的线条交错成棋盘一样的布局,有了血脉相连和曲径幽深的感觉,而不是将什么街道都要开阔成宽敞的大街。如今,煤市街已经名存实亡,前些年扩西侧路时,基本拆光。而粮食店街幸运得以保存至今,虽然破旧不堪,低端的摊贩和小店蒜瓣一样拥挤一起,却是全须全尾,已属不易。不过,尽管是一条老街,街上残留的遗存,完整保留的只剩下两家,一家是中和戏院,一家便是六必居,两家紧紧相邻。如今,六必居重装迎客,中和戏院重张旧帜也就为期不远了。   新店店内在醒目的位置装置有“六必居:中华老字号,始建于明嘉靖九年”的灯箱。其实,这样的日期只是传说,并无确切的考证。有人考证六必居实际开业于清康熙年间,与明嘉靖相差一百多年。不过,即便是晚了一百多年的康熙年间开业始,年头也足够老了。   旧时京城酱菜园有老酱园、京酱园和南酱园之分,也有京酱园、南酱园和山东屋子之分。如果以后者的划分为例,六必居属于京酱园,南酱园的代表是西单的天源,开业于清同治八年,山东屋子是山东人开的,代表是铁门胡同的桂馨斋,开业于乾隆年间。可以看出,如果从年头来看,六必居足可以稳坐京城酱菜园的头把交椅。   历史上,六必居重装开业有三次,一次是1900年大栅栏熊熊大火殃及粮食店街,却只是烧伤而未能烧毁六必居之后;一次是民国年间六必居自己不慎失火之后;一次是1989年,也是历时两年彩绘装修旧貌新颜;今年,是六必居重装开业的第四次。与上一次相隔了27年。这样的重装开业,足以显示了它的底气,和不甘落伍新时代的心气。酱菜诞生于农业时代,是因为那时的蔬菜保存问题,以应对青黄不接时之需。如今大棚等新科技的运用,新鲜蔬菜一年四季应有尽有,南菜北运也不是问题;又有说酱菜中有亚硝酸盐对健康不利;酱菜要想重振雄风,再出江湖,难度很大。六必居却反潮流而行,相信几百年来六必居的酱菜、调料和黄酱所调教出来的老北京人的胃口与味觉,不会随时间一起流失殆尽,也不会让年轻人不屑一顾。都说北京味道,这味道中应该包括老北京炸酱面中的黄酱的味道,包括涮羊肉时嚼几瓣糖蒜的味道,包括吃饺子时是蘸一点醋的味道,包括喝一碗稀粥时就一碟咸菜丝的味道……那么,只有这些味道不变,六必居就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   小时候,我家离六必居很近,我们家包括我们大院里不少的街坊,到六必居就跟串门一样熟络,就是买一点黄酱和便宜的芥菜疙瘩,也是要到六必居来的。其实,我们大院对面就有一个叫泰山永的油盐店,这些东西那里都有的卖。但是,大家还是信奉六必居,价钱也没贵多少。有意思的是,街坊们一般到泰山永都说是买咸菜,到六必居叫买酱菜,一字之差,透着人们偏爱六必居的心思。   坊间关于六必居的传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六必居的牌匾是明朝大奸臣严嵩所写,这是我从小就听大人讲过的,虽然只是传说而已,却是众口一词。清末有竹枝词写道:“酱园六必居为最,三字招牌立两朝,权势终推严宰相,虽然劫火不能烧。”这里说的劫火指1900年那年大火也没能烧毁六必居的奇迹。六必居的命实在够大。   其次,便是六必居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传说不一,众说纷纭了。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种说法:一种是说当初有六人合伙开店,取名为“六心居”,请严嵩写时,严嵩觉得六人六心,这店怎么能够开得好,便在“心”字上多加了一撇,成了“必”字。一种是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除茶不卖,其余六件都卖,而且都是生活每天必备之需,所以取名叫六必居。一种是六必居开张之前立下六种必须要做到的规矩,即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   这几种传说,在我看来,最后一种更接近真实。因为,所谓严嵩题写店名本来就是传说,并不真有其事;最初开店时是山西临汾赵氏三兄弟联手,六心居之说,便绝无可能。这最后的六种必须要做到的,据说是赵氏兄弟在开六必居前开酒铺时就立下的规矩,一以贯之,延续到经营酱菜铺。这是传统商家的自律,也是六必居能够在京城酱菜园稳坐江山独拔头筹的立身根本。今天,六必居重张开业,我看见在酱菜坛之间挂有这样六条必须的祖训,可以见得六必居是将这六条祖训当作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基石。在如今为盈利假冒伪劣盛行,以及几乎普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粗制滥造情况之下,坚守这样的祖训并不容易。   看历史资料,六必居是前店后厂,前店200平方米,后厂1700平方米。今天去六必居,后厂的位置建起的灰墙灰瓦的房屋,也是新修过的,我特意转到后面,却被人拦住,告我这是别的单位,已经不属于六必居了。前店显得很宽阔,起码和我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