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5-1概述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1)灵敏度高
对多数元素都有较高的灵敏度。火焰原子吸收法可测定试样中mg/L数量级、非火焰原子吸收法可测定试样中10-9~10-13μg/L数量级的组分。; (3)准确度高
原子吸收对微量组分测定的相对误差一般在0.1~0.5%,即使痕量分析,其相对误差也在3%以内。;§5-2 原子吸收法的基本原理
一、基态原子数与火焰温度的关系
根据热力学原理,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基态和激发态的原子数之比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可以用玻尔茨曼公式描述:;例 已知钠原子的主共振线波长为589.0 nm,分别计算原子化温度
为2500K和3000K时的 值。 ;二、吸收轮廓及变宽原因
1.吸收轮廓
从能级跃迁的观点看,吸收线与发射线应是一条严格的几何线,但实际上是有一定宽度的。我们把吸收线或发射线的强度按频率的分布叫谱线轮廓。如图5-2所示。 ;2.谱线变宽的原因
(1) 谱线的自然变宽
在无外界条件影响下的谱线宽度称为自然宽度。对共振线而言,自然宽度?γ≈10-5 nm,这个宽度与以下介绍的其他宽度相比小得多,可忽略不计。;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气体中的原子是处于无规则热运动中,有的向着检测器方向运动,使光能增大,波长变短一点。有的背向检测器运动,光能减弱,波长变长一点,一长一短,使谱线变宽。这种频率分布和气体中原子的热运动的速度分布相符。;A
发射光的原子;(3)压力变宽(碰撞变宽)
压力变宽是指由于粒子之间的互相碰撞而引起的变宽,它有两大类:
洛伦茨(Lorentz)变宽:由不同类粒子之间碰撞引起的变宽。如测定NiCl2中的Ni,用丙烷作燃载气体时,Ni与丙烷反应后的产物:如CO2、CN、CO等碰撞,使吸收能量发生变化。;由于碰撞时,一般使能量减少,因此,这种变宽一般表现为中心频率降低或波长红移,从而使谱线轮廓变得不对称。;原子吸收现象1859年就被发现了,直到195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提出了峰值吸收法,解决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的问题,这一方法才真正被利用起来.;在这两个基本条件之下,可以证明:
A=KN0L
A为吸光度;N0为基态原子数,L为火焰厚度,K为???收系数,为一常数值。
由于
N0=N总?C
燃烧器长度一定时,L为常数,上式可写作下式
A=KC
这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的基础。;四、原子吸收与原子浓度的关系---积分吸收;讨论:;§5-3原子吸收的定量分析方法
一、标准曲线法
A=KC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各浓度时的吸光度,作A~C曲线,将得到一条直线,称工作曲线,也叫标准曲线。
同样条件下测未知样品的吸光度Ax,从曲线上查出Cx,即为待测元素的浓度。;二、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分为直接计算法和外推法。
1.直接计算法
第一份:只含未知样品,Cx、Vx-----→稀释至V总
第二份:Cx、Vx、Cs、Vs-------→稀释至V总; 例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的钼,称取试样4.23g.经溶解处理后,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吸取两份10.00mL矿样试液,分别放入两个50.00mL容量瓶中,其中一个再加入10mL(20.0μg/mL)标准钼溶液,都稀释到刻度。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得吸光度为0.314和0.816,计算矿石中钼的含量。;解得:CX=12.51 μg/mL;Cx=0.7905 mg/L;2.外推法;例 测定某合金中微量镁。称取0.2687g试样,经化学处理后,移入5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取上述试液10ml于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镁0、2.0、4.0、6.0、8.0?g,以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测出上述各溶液的吸光度依次是0.100、0.300、0.500、0.700、0.900。求试样中镁的质量分数。;作图外推知:直线与横坐标轴交点为-1.0。即10ml试样溶液含镁 1.0 ? g。试样中镁的浓度为:;便用标准加入法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标准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被测元索的浓度应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
(3)最少应采用四个点来制作外推曲线。
(4)加入标准的量不能过高或过低。
否则直线斜率过大或过小均引起较大误差。这可通过试喷试样溶液和标准溶液,比较两者的吸光度来判断。
(5)必须扣除背景。
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化学干扰和电离干扰,但不能消除背景干扰,因此只有扣除了背景之后,才能得到被测试样中待测元素的真实含量,否则,得到的结果将偏高。;原子吸收仪器(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pptx
- 030904《项目实施进度里程碑确认单》.xlsx VIP
- 治疗篇第六章骨伤科四肢病证推拿讲解.ppt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3《Keep Fit》(Section A 1a-1d).pptx VIP
- 福特嘉年华说明书.pdf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员及使用人员岗位职责.pptx VIP
-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