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五毛食品”包围中小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疑“五毛食品”包围中小学

可疑“五毛食品”包围中小学   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周边的小商铺沉寂一个暑假后重新热闹起来,而价格低廉的“五毛食品”也随之再次热起来。上月底,国家食药监部门在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将严管校园周边五毛食品,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然而,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了呼家楼中心小学、北京一六五中学等多家学校周边商铺,发现琳琅满目的五毛食品仍然大行其道,在记者的走访中,有些五毛食品甚至疑似为此前被屡次曝光和处罚的企业生产的。记者进一步调查五毛食品的整个生产销售链条发现,部分五毛食品的生产商甚至没有生产许可证,供货的姚家园综合市场、八里桥批发市场的一些批发商也拿不出五毛食品的质检报告。   走访   校园周边300米内8家店铺售20余种辣条   从南剪子巷走到北京一六五中学不到300米距离内有8家食品商铺,出售着“香菇丝”、“葫芦丝”、“鸡汁面筋”等名目繁多的20余种“五毛食品”,也就是俗称的“辣条”。   “舌尖上的美味”、“100%自然风味”等广告语以醒目的字体出现在包装袋上,产品名称也让人产生错觉,在名为“香菇丝”、“豆角干”的食品“配料”中,北青报记者并未发现任何和香菇、豆角相关的配料。仔细观察会发现,“香菇丝”、“豆角干”的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调味面制食品”。透过油渍斑斑的包装袋,可以清晰地看到袋内的辣椒和油迹。占据主力的是红色辣条,绿色辣条、黑色辣条也掺杂其中。   这些五毛食品主要藏身于货架最底层或较为隐蔽的地方。在一家名为瑞通洁依商贸的超市里,几箱饮料挡着的货架上零散地放着油亮的“五毛辣条”。北青报记者仅在这一家店铺就以5毛钱一包的价格买了6种不同的辣条。   另外几家店铺内,辣条一样“上不了台面”,货架的底层几乎都成了五毛食品的专属阵地。“这种五毛钱的辣条供货不是很固定,因为都说这是垃圾食品,规定不让卖,所以有的时候查得严就没法卖了,查得不严他们就来送货。”距离一六五中学不足100米的利顺福超市的店主说,“但孩子都爱吃,卖得很好。”   学生们很熟悉辣条的放置位置。北青报记者在呼家楼中心小学附近观察发现,放学后不到15分钟的时间,7个进出社区便民菜站的孩子中,有3个都是进店直奔货架,拿起辣条付钱就走。“我们不给孩子吃这些,也告诉他不能吃了。”一位接孩子的家长对记者说,“这附近还在卖,没办法。”在一六五中学门口,记者拿出辣条问一名刚放学的学生,知不知道哪里有卖的,“有啊,前面那几家店都有。”   调查   批发商没有质检证来查就说不卖了   从销售五毛辣条的商铺店主口中北青报记者得知,进货主要是就近选择批发市场,如姚家园综合市场和新发地、八里桥以及潘家园批发市场,都是五毛食品分散出去的“集中营”。   蒋先生和他儿子在八里桥批发市场副食大厅中有一个不足15平方米的摊位,为了能够放上千种食品,他们还在狭小的空间中开辟了二层,用作仓库。两面墙前是六个六层的货架,五毛辣条就置于其中一个货架的最下两层。“这种辣条我们有十多种,你可以每一样拿几包回去卖,卖得很快的。”小蒋说。   据蒋姓父子介绍,正规食品都有质量检验证,他们所批发销售的这些食品,光各种证就攒了两箱备查,“你们保留好供货单,有啥问题找我们就行,各种食品的三证都全着呢。”小蒋拍着胸脯跟北青报记者保证,“就是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但是这种没有证啊。”小蒋指着货架底层的辣条说,“五毛的没有证,大家都照样卖,我们这儿也没人查,要查到你们了你就说不卖了呗。”   北青报记者从姚家园综合市场得到了同样的答案,“这五毛钱小零食没有证,别的那些食品,我们都留着厂家的整套复印件,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报告都有。”   部分五毛食品查不到生产许可证   尽管这些简陋的包装袋上都印有“生产许可标识”,但有些生产许可却只是包装袋上的一个装饰。北青报记者通过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数据查询发现,在“食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中,一些“五毛食品”根本查不到相关许可,例如不少辣条的生产厂商是河南俊兴食品有限公司和开封市兰考县永宏食品有限公司,但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就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   包装袋上的联系方式能不能联系上公司负责人呢?生产“香菇丝”的开封市兰考县永宏食品有限公司的电话接通后得到的答复是“打错了”。然而,挂了电话后北青报记者收到一条该手机号码发来的短信:“134××××××××,有什么事你打这个电话号码。”按照短信提供的号码,记者联系上了该公司,询问是否有生产许可的时候,对方称“有的”。至于为什么官方网站中查询不到公司的生产许可,对方的答复依然是“有的”。   在河南俊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熊大熊二”面制调味食品包装背面,记者找到了公司电话,多次拨打也是无人接听。   在北青报记者的走访中,有些五毛食品甚至疑似为此前被屡次曝光和处罚的企业生产的。例如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