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篇 肉制品加工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肉制品加工技术 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肉制品加工常用的加工辅料及其在加工中的作用。 了解肉肉制品加工辅料发挥作用的机理。 掌握冷鲜肉、中式香肠、西式香肠的加工技术。 第一节 肉制品加工常用辅料及加工特性 概念 在肉制品加工中,往往要加入一定量的天然物质或化学物质,以改善制品的色、香、味、形、组织结构和贮藏性能,这些物质统称为肉制品加工辅料。 肉制品加工的四个关键 合理的原料 良好的制作 适宜的火候 合理的调料 添加辅料的作用: 抑制和矫正制品的不良气味、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改善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增加肉制品的花色品种 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 一、调味料 是指加入肉制品中,能起到调节、改善制品风味的物质。 咸味料 甜味料 酸味料 鲜味料 一、调味料 (一)咸味料 (1)食盐 作用:调味、防腐保鲜、提高保水性和黏着性 与高血压的关系 新型代用品的开发 (2)酱油 作用:咸味作用;增鲜增色、改良制品风味;促进香肠成熟 分类: (3)黄酱 作用:咸味调料;提香生鲜、除腥清异 营养丰富 使用不受限制 (二)甜味料 (1)蔗糖 作用:改善制品风味 促进胶原蛋白膨胀和疏松,使制品柔软 使制品色调良好 形成乳酸降低PH值,提高肉的保藏性 用量:视制品品种而定,蔗糖添加量在0.5%-1.5%为宜。 (2)葡萄糖 甜度略低于蔗糖 作用: 调味;形成乳酸使胶原蛋白膨胀,使制品柔软护色 用量:0.3%-0.5% (3)D-木糖、D- 山梨糖醇 甜味爽快,甜度低,一般不只作为甜味剂使用,饮料中使用较多 作用:调味 使制品纹理细腻、肉质细嫩 增加抚持水性、提高出口率 (4)饴糖 为麦芽糖、葡萄糖和糊精的混合物,具有吸湿性和黏性 常作为烧、烤、酱卤制品的增色剂和甜味剂 (5)蜂蜜 甜味、增色 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润肺滑肠、解毒补中、杀菌收敛 (三)酸味料 (1)醋 作用: 爽口的酸味 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防腐和除腥去膻作用 有助于溶解纤维素及钙、磷等 软化肉中的结缔组织和骨骼 保持维生素少受损失 促进蛋白质迅速凝固 (2)其他酸味剂 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等 (四)鲜味料 (1)L-谷氨酸钠(味精、MSG) 作用:鲜味 减缓咸、酸、苦味的作用、引出食品所具有的自然风味 不要过量添加,在碱性条件下变为谷氨酸二钠盐而失去鲜味 (2)肌苷酸钠 鲜味比谷氨酸钠强10-30倍 能被酶分解,先中是热肉再加入 (3)其他鲜味剂 鸟苷酸钠、胞苷酸钠、HVP(水解植物蛋白) 浓郁(鲜)味的三个功能领域 ⑴“直冲感”和“先觉感” 来源于植物蛋白中氨基酸的强烈先觉感。如:MSG(味精)、I + G(核苷酸)、HVP(水解植物蛋白)等。 ⑵“圆润感”和“天然感” 来源于动物蛋白(包括用生物工程培育的活性酵母,经自身酶解自溶,将酵母体内蛋白质、核糖核酸等降解成游离氨基酸、核苷酸、肽类等)中肉源甜味系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等)的特殊呈味。:如肉抽提物、(风味化)酵母精、HAP(水解动物蛋白)等。 ⑶“浓厚感”和“渗延感”(醇厚、扩展度和后味、回味悠长感) 来源于动物蛋白多肽呈味(包括酵母精的多肽呈味)。如:肉的抽提物、(风味化)酵母精、HVP、HAP等。 (五)料酒 成分:乙醇为主要成分,糖、有机酸、氨基酸、酯类等,有黄酒和白酒二类 作用:去除腥膻和异味 杀菌、固色 二、 添加剂 是指为了增强或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延长保存时间,满足食品加工工艺过程的需要或某种特殊营养需要,常在食品中加入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要求: 无毒性 无异味、无、无刺激性 不能影响食品的色香味及食品的营养价值 不应产生不良后果,良好的配伍性 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一)发色剂与发色助剂 1、硝酸盐 发色机理: 首先硝酸盐在肉中脱氮菌(或还原物质)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然后与肉中的乳酸产生复分解反应而形成亚硝酸;亚硝酸再分解产生氧化氮;氧化氮与肌肉纤维细胞中的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结合而产生鲜红色的亚硝基(NO)肌红蛋白(或亚硝基血红蛋白),使肉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 ? ? NaNO3脱氮菌还原(+2H)→NaNO2+H2O ? ? NaNO2+CH3CH(OH)COOH→HNO2+CH3CH(OH)COONa ? ? 2HNO2→NO+NO2+H2O ? NO+肌红蛋白(血红蛋白)→NO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2、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NaNO2)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吸湿性强,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