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阳春市永宁中学 邱庆英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催化剂”,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于去阅读、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许多老师仍然按照传统的“填灌式”授课,不敢打破一成不变的课堂结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题目分析、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色……整个课堂显得平淡无奇,毫无波澜起伏之感,听课的学生更是觉得枯燥乏味,根本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要去努力学习了。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导语设计引人入胜
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像是一出剧的序幕,成功的导语设计,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思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课堂上来。
1、展示一幅图画
我永远不会忘记十几年前我读高中时听过的一节语文课。那天早上语文老师一进教室,一句话没说便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硕大的老鼠,画完后便要我们说说老鼠的害处。最后他说:我们知道老鼠最可恶,然而有一种人,他们就象老鼠一样,作恶多端、贪得无厌地专门剥削别人。这样的人,真比老鼠还可恨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专写老鼠的文章《硕鼠》,看看这是一群怎样的“老鼠”。这虽是一篇文言文,但有了黑板上那只生动形象的老鼠,我们学起来却不感到索然无味,而且还兴趣勃勃地当堂就把全文背下来,至今仍记忆犹新。
2、设置一个悬念
在教《背影》的时候,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曾读过也写过许多关于人的文章,我们写的时候,总是着意地去刻画人物的正面肖像,却极少注意人物的背面、人物的背影,然而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写“背影”的文章,我们要看一看,朱自清写父亲,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背影”?如果换一换,去描写父亲的正面肖像,效果是否一样?这个悬念的设置,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去研读课文,寻找答案。
3、引用一则资料
上《竞选州长》拿一则报上登载的关于美国竞选总统的内幕趣闻读给学生听,然后导入正题,告诉学生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自由竞选,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极虚伪的假像,真正的竞选只不过是比谁有钱、比谁有手段罢了。最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得更透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增强了。
4、猜一个谜语
谜语有很强的吸引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切实可行的。上《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一个字谜“三人同日行”,猜出字后让学生讲讲春天里的见闻,然后导入新课。
总之,通过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渲染一种气氛、播放一段乐曲、朗诵一首小诗等,导语做到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效极好。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的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极其关键的,而能否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
1、选择最佳突破口
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案,但是选择最佳突破口,不失为好方法,它可以利用先入为主的心理,激思启智。我教《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时,解题之后,单刀直入提问:“文章是从哪一部分开始写白杨树的?”学生很容易回答是第三部分,之后引导学生分析白杨树的形美、神美,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很快把握作者高歌白杨、礼赞白杨的原因,那么结尾一部分的作用就十分容易理解,可以说尽在不言中了。
2、学习模仿,体会人物心理
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把注意客体变为活动对象,能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孔乙己》一课时,让学生自己模仿“排”出九文钱的动作;学《笑》时,让学生表演各种各样的笑;学《傻二哥》一课时,让学生表演傻二哥卖糖时的动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揣摩人物的心理,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3、提出质疑,共同探讨
教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时,我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弗朗士上习字课不专心?这样写会不会影响小弗朗士的形象?能不能说这是文章的败笔?接着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根据,分组讨论,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通过争论,大家统一了认识,认为这并非败笔,而是“妙笔”所在:金甲虫飞进来而学生不分心,反衬教室之静和学生之专心,起到以动衬静的效果;“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突出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即对敌人的愤恨,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提出质疑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钻研课文的兴趣更浓。质疑放在课后,有利于学生释疑解惑,深化理解。
三、结语联系实际,教书育人
结语可分为总结语和小结语。它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当堂理解、消化、巩固、强化新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以练习做结,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消化情况,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并采取补救措施,学生还可以享受成功的乐趣。《看云识天气》很典型地运用了分类别的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23年版).doc VIP
- 飞利浦(PHILIPS)BTD2339 93 入门指南.pdf
- 设备管理工作总结汇报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三角形 综合与实践 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pptx VIP
- TCEEIA 593:2022 工业机器人耐久性测试方法.pdf VIP
- 小学音乐《演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章莉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348.pptx VIP
- 2024秋季九年级英语教学计划(4篇).doc VIP
- 墩柱施工操作平台相关计算.docx VIP
- 岛津lc2030c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指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