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锡文化的变迁、内涵与开发》
2012-01-09 19:02
云南大学 杨寿川
????个旧锡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它不仅是个旧文化的集中代表,也是红河州和云南省颇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笔者在个旧生活了十年,其中当矿工三年,读小学和中学七年,对个旧锡业有一些切身的体验和认识;十多年前,先后发表了两篇关于个旧锡业的文章,一篇论述近代个旧大锡出口问题,另一篇对个旧锡务公司进行了全面研究 。近几年来,我曾两次赴个旧调研,对锡文化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特别是对它的变迁和内涵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本文将这些认识写出来,倘有不当之处,请个旧乡亲和学界同仁惠予指正。
????一、锡文化的变迁
????个旧锡业的开发肇始于春秋晚期,至今已有约2500年。伴随着锡业的开发与发展,锡文化也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变迁。概而言之,锡文化的变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体现为三种相互关联又不断递进的文化形态,即厂尖文化、公司文化与锡都文化。兹分述如下:
????(一)厂尖文化
????在个旧锡业发展史上,将采矿和选矿的场所概称为厂尖,又称矿尖、锡厂或尖子。厂尖主要有5类:硐尖(打洞开采脉矿)、草皮尖(露天开采砂矿)、冲塃尖(开采砂矿并移矿就水洗选)、渣子尖(洗选前人遗留的矿渣)、买塃尖(收购原矿洗选)、尾首尖(收购尾矿洗选)。厂尖之名由来已久,清代和民国较为盛行。民国年间,个旧锡业迅速发展,千百个厂尖星落棋布地分布在绵延百里的矿区,较大的厂尖则集中在老厂、新厂、古山、西厂四区。厂尖的数量,因其兴替无常,变动频仍,故没有历年的统计数字。据有关文献的记载仅有如下一些年度的数字:清宣统三年合计大小一千二百余家,民国10年158户、22年2344户、23年4425户、36年282户、38年2090户 。仅有的这些数学虽然也不尽精确,但反映了民国年间抗战前后厂尖多达2000-4000余户,说明此间是个旧厂尖发展的鼎盛时期。个旧厂尖的特点主要有4个方面:
????1、经营者均为私人,俗称锅头或供头,他们来自湖南、湖北、江西、山西、陕西以及省内的建水和石屏等;其资本多者数十万元,少的仅几十元,一般的为数千元;资金来源或自备,或自备与借贷相兼,或完全是借贷。
????2、生产者俗称砂丁,他们主要来自省内建水,石屏、蒙自、开远、玉溪、江川、通海等县,一个厂尖,多者上千人,一般的几十、上百人、少的仅有几人不等;关于砂丁人数,康熙年间四方来采矿者不下数万,民国3年砂丁十五、六万,民国10年26677人,民国22年36109人,民国23年51407人等。
????3、厂尖是一种自发的小生产组织,或合伙开办,或独资经营;厂尖中小尖子的数量最多,合伙者仅2-5人,或为父子、兄弟,或为亲戚、朋友,生产规模很小,本少利薄;生产规模较大者称为尖子,投资者为资本家、大地主、军政权贵和士绅等,雇工多达几十、几百至上千人不等,其资本雄厚,获利甚丰,但其利润很少用于扩大投资,而是转向其家乡购置田产。
????4、厂尖一律采用土法生产,无论采矿、选矿和冶炼向来普遍采用原始落后的土法,生产工具笨拙,采选方法陈旧、寻找矿源全靠经验和运气,排水通风和照明等极其简陋,因此工伤、死亡事故经常发生。
????个旧厂尖由来甚久,从古代一直延续至近代和当代。新中国成立后,此类厂尖统称为私矿,1950年有2808户,1951年增至3053户,至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厂尖遂宣告结束。历史上的厂尖生产规模不大,采用土法进行生产,管理极其落后,但由于厂尖数量甚多,生产总量较大,即使是到了锡务公司成立之后,厂尖生产的锡砂仍占个旧锡砂总量的90%左右。因此,在个旧锡业发展史上,厂尖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文化发生学而言,厂尖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甚至也可称之为个旧独有的原生态文化。
????(二)公司文化
????清代末年,个旧锡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办厂者愈众,厂务亦愈兴盛的景况 。云南地方政府为了从锡业中获取更多的课税,遂于光绪9年提拨官款,设立厂务招商局,集资开发锡业 ;光绪11年又特设个旧厅,厅设同知,专管厂务,监收课税。 光绪28年,云南发生七府矿权案,英、法两国联合组成隆兴公司,胁迫清廷准其开发云南七府矿产,后因国人奋起反对,未果。夺回七府矿权后,云南地方绅商为了维护本国矿权,乃集议筹资开发个旧锡业,并拟组建官商矿务机构。光绪31年8月,经云贵总督丁振铎暨矿务大臣唐炯奏准,正式成立了个旧厂官商有限公司,资本总额为666000元,其中官股485000元,商股181000元。宣统元年,法国殖民者为了掠夺个旧大锡,要求锡砂出口,并准其在蒙自设炼厂,意欲以低价收购个旧锡砂,经其在蒙自炼成精锡后运往国外销售,以牟取巨额利润。为了抵制法国殖民者的掠夺,滇中大吏与十三省绅商,乃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