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岳麓版必修2练习:第三单元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开垦、开垦、再开垦”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废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解析:赫鲁晓夫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最终颗粒无收符合“蛮干”的形象、C、D三项均与“蛮干”没有联系。答案:B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 赫鲁晓夫 图2 勃列日涅夫 图3 戈尔巴乔夫材料二
(1)图1、图2所示人物的改革有何共同点?图3所示人物的改革与前面的人相比有何不同点?结果怎样?(2)20世纪初到90年代红旗从克里姆林宫升起又降落。这一升一降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从斯大林去世到苏联解体这一时期历史的掌握情况第(1)问为比较2)问要分别答出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解体的原因。答案:(1)共同点: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进行改革;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体制;结果都失败了。不同点: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结果:陷入困境不得不把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2)原因。升:十月革命的成功并且粉碎了英、法、美、日等国的武装干涉使红旗升起。降:1991年底苏联解体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落下来。
基础巩固
他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 )列宁 B.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D.罗斯福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他”批判了斯大林而且对斯大林的批判是其推行改革的条件故B项正确。答案:B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瞧瞧(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民反对苏维埃的起义重工业发展过快粮食短缺人们生活困难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可知促使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是粮食短缺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D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 )
A.调整农业政策促进农业市场化调整农业政策实现农业集体化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生产量农业经济改革支持工业化建设解析: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赫鲁晓夫推行的“玉米运动”。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政策以提高粮食产量。答案:C能力提升年10( )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改变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解析: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材料答案:C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领导人开始改革但是史学界认为有一个时期“措施的政策取向却是朝着回归斯大林模式的路标运动的”。这个时期执政的应该是( )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叶利钦 D.戈尔巴乔夫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开苏联改革的先河是以农业为突破口;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民族大学附中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1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数学(理)试卷(含答案).doc
-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1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数学(文)试卷(含答案).doc
- 云南省昆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docx
- 云南石林县2017秋人教英语八年级上期末练习题及答案(附听力材料).doc
- 五年级《七律·长征》教案设计.doc
- 五年级《植树问题》教案设计.doc
- 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设计北师大版.docx
- 五年级下册《和小鸟最相亲爱》教案03.doc
- 多点监督与特征融合校准:目标检测算法的创新与突破.docx
- 南宁市门诊HIV_AIDS患者抑郁状况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医疗过失犯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精准适用与深度解析.docx
- 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 清解瘀毒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docx
- 泉州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分析.docx
- 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耦合及中国战略抉择.docx
- 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 - 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探索.docx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精神传播的创新变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