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GPS-RTK技术在沿海航道工程施工中应用
浅谈GPS-RTK技术在沿海航道工程施工中应用
1.引言
GPS定位技术可以克服常规光学仪器定位时受天气、夜晚、通视及视距等多因素的影响,目前GPS-RTK定位技术已达到了平面和高程的厘米级精度,因其具备全天候、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测量之中。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RTK的高程精度更可替代传统的验潮观测数据,GPS-RTK(1+2)系统更是可以应用于工程船舶的施工定位,下面将通过工程实践阐述GPS-RTK系统在沿海航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RTK的定位原理
GPS-RTK定位技术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动态差分GPS测量技术。其系统组成主要有GPS信号接收设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及支持实时动态差分的软件系统三部分。具体施测方法:采用一台GPS接收机设置在固定已知点上作为参考基准站,固定基准站与移动站接收机同时观测接收GPS卫星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坐标位置信息进行计算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移动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台或无线网络传输方式,接收来自基准站上的改正数值,由软件系统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进行差分解算,实时测出移动站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3.工程概况
厦门港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九龙江入海口处,与金门湾相连通,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相望。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海沧港区位于九龙江口的北岸,背依海沧台商投资区,西邻漳州龙海市,与招银港区隔九龙江口相望,通过海沧大桥与厦门岛连接。海沧航道扩建三期工程位于厦门港海沧港区前沿水域,主要工程内容有:海沧航道扩建三期工程疏浚区分为三个疏浚区,一区长约3632m、疏浚底宽为245.2m,二区长约428m、底宽为247.6m,三区长约2201m、底宽为250m,疏浚工程量共263.21万m3;礁石区共有9块,其中有3块面积较大,另外6块呈零星分布,工程量为20812m3。测量内容包括:能有效控制施工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为施工船舶和水下地形测量提供准确的实时潮位;疏浚区的水深测量和卸碴区的水深检测;为施工船舶提供满足施工精度的导航和潮位观测系统。该工??的炸礁施工作业,海面宽阔,进出港船只多,密度大,交通繁忙。施工期间,既要保证通航安全,又要保障施工质量高要求,且工期控制严,因而对施工定位等测量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测绘作业
4.1施工控制点复核及加密
工程附近共有4个控制点分别为HC130 、HC11、JK168和JK169,但距离航道疏浚炸礁施工区都大于5km,相邻点之间距离也在5km以上。在航道工程开工之初,为满足其它施工点的放样需要,利用全站仪进行了加密导线控制测量,在通视,和满足距离、角度的前提下进行选点,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测量、平差。由于利用全站仪对航道疏浚炸礁施工区进行测量放样实现难度大,作业效率低,决定利用GPS-RTK对部分控制点进行复核,首先在其中三个点上进行求转换参数的观测,求得三参数分别为:DX=-14.56m,DY=124.82m,DZ=77.34m,高程异常=-43.131,然后利用移动台与手簿结合,通过输入以上参数就可以实时快速的解算出定位点的地方坐标。通过对部分控制点的成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只要具备条件,RTK完全可以代替Ⅱ级导线,完全可以满足航道工程的施工控制布点测量。
4.2水下地形测量
本工程的测量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水下地形测量,复测施工区域,一是与原设计水下地形相对比,作为合同工程量的校核,二个是作为航道炸礁施工时现场指挥人员准确把握水底情况依据。因利用全站仪配合测深仪测量水深存在难以跟踪测量船,测深仪与全站仪之间的延迟误差,致使工作效率很低,测量成果精度有限,测量人员劳动强度高的特点。决定采用双频GPS-RTK系统,同时水深测量采用GPS-RTK无验潮测深方式作业。
4.2.1无验潮测深原理
水下地形测量主要确定水下航道底某一点的地面标高,即该点的平面位置(x,y)和岩面标高(h)。
传统的GPS水深测量系统的主要方法是,GPS负责测量水下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再通过验潮高程与测深仪的测深值推算水下地形点的高程。如图1,通过验潮可求得换能器水面标高H0,如水面至换能器的高度记作H1,换能器测得的水深值记作H2,则可求得测点岩面标高H
为:H=H0-H1-H2
如采用GPS-RTK实时相位差分技术,则可求得厘米级的GPS三维坐标(x、y、H);即已知GPS天线标高为H4,GPS天线至换能器高度为H3,则可求得测点岩面标高H为:H=H4-H3-H2
这样不用通过验潮改正,就可以直接得到航道底测点的三维坐
文档评论(0)